大約與TQC同時在日本企業還流行一種簡稱為“5S”的活動。與TQC,JIT等相比較,5S的概念比較通俗簡單,世界其它地區企業對它的廣泛重視也比較晚。早期5S并沒有特別明確或權威的內容規范,不同國家、地區在用語和含義上,也不是很統一,但近十年左右,5S卻越來越被世界范圍優秀企業廣泛認同和采納,并且延伸出6S等提法(通常為“安全”,也還有增加更多S的)。在中國臺灣和香港等地區,有人將5S用語表達為“常組織,常整頓,常清潔,常規范,常自律”,并簡稱為“五常法”,也是一種很有特色的詮釋。
管理概念或方法,有其特定的環境或范圍,過于拓展和泛化,難免失其精要。這種傾向在5S的推廣和流行中也存在,是應當加以避免的。從它在日本的發源、應用和內容等方面看,正確理解5S,應當圍繞著工作現場管理這個明確的主題,也只有圍繞這個主題,才真正顯示出其精要性、操作性,而不是一些空泛或隨意的口號。
字面含義
5S在英文和中文中的表達都不很統一,表一羅列了一些常見5S/6S用語。從比較公認的操作、實施方法看,表一所推薦的中文用語比較準確地闡明了各要素的操作性要點和它們之間的區別。
表一:5S字面含義推薦用語
推薦用語 |
日文注音 |
英文 |
其它中文提法 |
清理 |
Seiri |
Structurise Sort Organisation |
清除,整理,常組織 |
整頓 |
Seiton |
Systemise Straighten Neatness |
整理,常整頓 |
清掃 |
Seiso |
Sanitise Shine Cleaning |
清潔,常清潔 |
規范 |
Seiketsu |
Standardise Standardize |
清潔,標準化,規范化,常規范 |
素養 |
Shitsuke |
Self discpline Sustain Discipline and Training |
培訓與自律,修養,常自律 |
安全 |
Safe |
|
|
要素精解
這里綜合常見的資料,加上管理實踐經驗和認識,特別是對日本企業文化的一些理解,總結了一套系統、簡明的6S詮釋方案。這套方案對各要素的名稱進行了仔細斟酌,并強調其操作性和相互關聯。
表二:6S精要說明
要素 |
要義 |
實施要點 |
清理 |
清理現場空間和物品 |
1.清除垃圾或無用、可有可無的物品; 2.明確每一項物品的用處、用法、使用頻率,加以分類; 3.根據上述分類清理現場物品,現場只保持必要的物品,清理垃圾或無用物品。 |
整頓 |
整頓現場次序、狀態 |
1.在清理基礎上,合理規劃現場的空間和場所; 2.按照規劃安頓好現場的每一樣物品,令其各得其所; 3.做好必要的標識,令所有人都感覺清楚明白。 |
清掃 |
進行清潔、打掃 |
在清理、整頓基礎上,清潔場地、設備、物品,形成干凈、衛生的工作環境。 |
安全 |
采取系統的措施保證人員、場地、物品等安全 |
系統地建立防傷病、防污、防火、防水、防盜、防損等保安措施。 |
規范 |
形成規范與制度,保持、維護上述四項行動的方法與結果 |
1.檢查、總結,持續改進; 2.將好的方法與要求納入管理制度與規范,明確責任,由突擊運動轉化為常規行動。 |
素養 |
建立習慣與意識,從根本上提升人員的素養 |
通過宣傳、培訓、激勵等方法,將外在的管理要求轉化為員工自身的習慣、意識,使上述各項活動成為發自內心的自覺行動 |
工作現場管理的基本目標
5S/6S的精要之處,在于它總結出了工作現場(包括物品、環境、場所等)管理的要點,并融會了工作與生活的哲學。如果離開了工作現場管理這個主題,就不容易體會到這幾個要素的精練性、可操作性以及完整性,離開了對其背后的哲學或觀念的認同,就不容易理解其重要性。
管理良好的工作場所,其狀態具備“門類清楚、區隔整齊、標識分明,潔凈安全”這樣一些基本特征,它們也就是工作現場管理的基本目標。如表二所列出的6S前四項要素,正是達到和保持這上述基本目標的操作性要點。
要素關系與分析
清理、整頓、清掃、安全,是6S中關于現場狀況改進提升的四項基本行動。
“清理”是改進工作現場的源頭或開始,在進行清理時,還可參照以下更具體、更具操作性的分類管理方法:將物品區分為“常用,偶爾使用,不使用三類”,然后將1.常用物品安置在現場;2.偶爾使用物品放在固定的儲存處;3.不使用的物品清除或處理掉。
“整頓”是銜接在清理之后的,在將不需要的東西移開后,對現場進行整理整頓,包括重新規劃與安排,是十分自然的。
“清掃”最好在整頓之后進行,這三項工作是關聯的,有次序的。
“安全”這一要素,是對原有5S的一個補充。以“工作現場管理要點”這個主題去理解,增加“安全”這個要點是很可取的。安全不僅僅是意識,它需要當作一件大事獨立、系統地進行,并不斷維護,安全工作常常因為細小的疏忽而釀成大錯,光強調意識是不夠的。因此,筆者其位置提升到“規范”之前,成為一個行動要素,而在后面的“規范”、“素養”當中自然也應當包括安全方面的規范與意識,這樣才真正將“安全”要素融入了原有的5S體系。相比流行的6S提法,有時僅強調“安全意識”,與“素養”并列,并沒有真正與5S的行動體系與哲學融合。
“規范”是上述基本行動之外的管理活動。對于大多數管理不善的工作場所,上述的工作通常得不到完整、系統的重視,或偶爾為之,不能堅持。在開始強調和實施6S時,造一些聲勢,搞些運動,讓大家都動起來,重視起來,只要實施得力,總是能在短期內迅速改變工作現場的面貌。然而,運動的缺點就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工作現場的良好狀態是需要時刻保持的,從管理方法的角度說,要想保持好的做法長期貫徹,就應當將有關的方法和要求總結出來,形成規范與制度。所以,6S中的“規范”就是要將運動轉化為常規行動,需要將好的方法、要求總結出來,形成管理制度,長期貫徹實施,并不斷檢查改進。一些流行中文提法,將這個要素稱為“清潔”,而在含義解釋上,加上許多字面上概括不到的內容,這在中文表達上,實在顯得很牽強,這與詞匯翻譯方式有關。綜合各種5S資料,尤其是近些年的總結,“規范”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廣泛采用的概括。
“素養”,是6S中最獨特的一項要素,也是其精華之處。前5項要素,都是十分鮮明的“行動要素”,其中一到四項是現場改善的行動,第五項將現場改善上升到系統的、制度的層面,而第六項,進一步上升到人的意識這個根本。對于人,制度是外在的、強制性的。更徹底的保障,是將外在的要求轉化為員工主動的,發自內心的行動。也就是變規定、要求為人的意識、習慣,素養一旦養成,將潛移默化地、長期地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素養是建立在人的意識之中的,提高素養需要進行培訓、宣傳,并有效地運用獎罰、激勵等輔助手段。
工作生活哲學
對5S的重視,體現了對這樣一種工作生活哲學或者基本觀念,即:諸如次序、清潔、擺放、分類、衛生這樣一些看似瑣碎、表面的東西,體現了人的素養,同時它們又無所不在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生活質量,包括工作的效率、產品的質量乃至心情與健康。要改善我們的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就要從這些基本、基礎的地方做起,從5S做起,這種觀念在日本的企業文化中的體現是非常深刻和強烈的。
小結
6S是一個行動綱領,具有起承轉合的內在次序,并且與TQC一樣,強調人的因素、人的意識,同時又體現了在諸如ISO9000等管理體系要求中強調的“規范化”或“文件化”的因素。6S看似簡單卻精當而實用,它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不可多得的良方,同時也是改善個人工作生活素質的秘訣。
上一篇:5S是改進的開端
下一篇:6S基本行為及其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