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井下探水很重要 探水之前要設計
在有水害威脅的礦井,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則,是防止井下水害事故的有效措施。在有水害威脅的地區進行采掘工作,都要堅持超前鉆探,千萬不可粗心大意。
《煤礦安全規程》第286條規定:井下生產過程中,采掘工作面遇到下面任何一種情況時,必須確定探水線進行探水:
1、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空區或相鄰煤礦時;
2、接近溶洞、導水斷層、含水層或導水陷落柱時;
3、打開隔離煤柱放水時;
4、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鉆孔時;
5、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時;
6、接近有水灌漿區時;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區時。
探放水工作因該有探水設計,探水設計應體現以下幾方面原則:首先要科學探放,對水情的分析要科學,探放水的方法也要科學;二是要安全可靠,探放水在“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則下,確保征服水害,做到萬無一失;三是要經濟合理,爭取用盡量少的工程量,最簡捷的巷道工程完成探水、開拓、掘進等生產準備任務;四是要爭取高效,在多方協調下,合理安排,爭取盡快完成探水任務不影響工期。
探水設計大致應包括如下三方面內容:
1、探水地區的水文地質情況分析。由探放水技術人員調查區域資料,提出水害性質、受水威脅的范圍和程度、劃定水害威脅邊界、估算涌水量和總涌水量,劃定探水線、設計出要留設的防水煤柱尺寸。此外,還要分析放水后對地面的影響,地表是否會產生下沉,是否產生塌陷坑以及建筑物破壞的情況。
2、根據水害性質由開采技術人員設計開拓方案及防水方案。其中有:探水區的開拓方案;巷道布置及施工順序;巷道斷面支護形式;流水水溝大小;流水路線;臨時排水設施;水閘門及水閥墻的位置;放水的允許放水量;人員避災路線及預防有害氣體的措施等。
3、在上述巷道布置的基礎上,設計探水孔的鉆探施工方案。探水施工內容包括:每次探水的位置;確定探水超前距;確定每次探水的孔數、孔的方向及角度;孔徑管的設計和安裝馬蹄工放水所需要的時間。
探放水設計經研究批準后,要嚴格按設計施工。
第八課 探水作業要安全 水區要安孔口管
井下探水是用鉆機進行的。探水作業的好壞,不僅直接關系到探水人員的安全,而切影響到探放水周圍地區甚至整個礦井的安全。所以,應該按照《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施工中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探水工作要加強支護,防止高壓水沖垮煤壁及支架;事先檢查并維護好排水設備,清挖水溝和水倉,以便在出水時是使水倉有相當大溶劑的緩沖余地;在探水工作面或工作面附近安設專用電話,遇有水情及時向礦井調度室匯報;探水工作面要經常檢查瓦斯,發現瓦斯超過1%時要立即停止打鉆,切斷電源,撤出人員,然后加強通風吹散有害氣體;在水壓較大的地點探水時,應預先開掘安全躲避硐,規定好聯絡信號及人員的避災路線;大鉆時鉆孔中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出現沖頂鉆具等異常情況時,不要移動或拔出鉆桿,應馬上將鉆桿固定。還應派人監視水情和報告狂井調度室,不得擅自放水。如果情況危急時,要立即撤出受水威脅地區的所有人員,然后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探水鉆機后面和前面給進手把活動范圍內不得站人,以防止高壓水將鉆桿頂出傷人,或者手把翻轉打人;鉆眼內水壓過大時,應該采用反壓、防壓和安設防噴裝置的方法鉆進,控制鉆桿不被高壓水猛然沖出,確保鉆探安全。
對水量和水壓都較大的積水區或含水層打鉆,都要做孔口管,以便安水門控制水量。
孔口管是固定在孔口的一段鋼管,它必須固定在堅硬完整的巖層內。孔口管的安裝固定是一件比較細致的工作,它的過程是這樣的:鉆機固定之后,先打一大孔,孔深與孔口管長度一致,先將孔內沖洗干凈,注入水泥漿液,2將孔口管放入孔內,放好以后將管固定,待水泥漿凝固,即可在孔口管內探水鉆進。
水平孔和上斜空的孔口管安裝順序是:鉆機先按設計方向鉆一打孔,孔深比管長3米左右,將管插入孔內,固定不動,在孔外用水玻璃和水泥將管口固定死,并需要在孔口管上方另留一個小管。然后用擠漿泵從孔口管的四周壓入水泥漿。當稠水泥漿從小管跑出時,即將小管關閉,這時擠漿泵繼續開動,達到一定壓力后停止擠漿,關閉孔口管水門,等水泥漿凝固后,孔口管即安裝完畢。
孔口管作成后即可掃孔。掃孔超過孔口管深度后,需要對孔口管做一次耐壓試驗,檢查孔口管的強度。如發現漏水,或達不到強度要求時,應進行第二次擠漿處理。
水壓力不大的地方,也可以安裝簡易孔口管。即先打一個3米左右深的鉆孔,在鉆孔底部放一到圓形膠圈,將膠圈壓緊,可起防水作用,然后在孔口管出打上長鐵楔,把管子固定。如果還怕不牢固,可以在孔口管口加設一道擋板。用點柱緊緊地支牢,防止套管沖出。
上一篇:礦井水害安全知識講座(五)
下一篇:礦井水害安全知識講座(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