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開縣發生特大井噴事故的天然氣井在重新開鉆前,接受了專業機構的安全評價———這類機構目前全國已有2000多家。昨(23)日,全國首次安全評價工作座談會在成都召開,主題是嚴格管理,推動安全評價機構健康發展。
我國安全評價工作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新世紀步入快速發展階段。特別是實施安全生產許可證制度以來,這一工作在煤礦、非煤礦山、危化品等行業越來越受到重視。國家和一些地方出臺了相應法規,建立起評價標準體系,我省還醞釀成立安全評價協會性組織。但安全評價工作在各地發展不均衡,評價質量也參差不齊,甚至埋下了一些安全隱患。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日頒布了《安全評價機構管理規定》,從2005年1月1日起實施。從事安全評價的機構和人員必須取得資質證書,甲、乙兩級證書分別由國家、省級審批和頒發。對于評價結論嚴重失真的機構和人員,將取締其從業資格。國家安監局副局長趙鐵錘說,各地要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控安全評價結構的發展速度,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
上一篇:中國啟動轉基因水稻安全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