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安全是民航永恒的主題,它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關系到人心穩定、社會和諧。多年來民航機場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結合民航實際,準確把握民航工作規律,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總方針,堅定不移地把航空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牢牢把航空安全擺在第一位,創新性開展好各項安全保障工作,實現了連續安全飛行67個月。隨著民航客貨流的迅猛增加,航空運輸市場規模不斷壯大,生產形勢持續快速增長,機場安全保障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加大安全管理力度,科學性做好各項安全工作,努力確保實現持續安全,實現從民航大國到民航強國的歷史性轉變,責任意義重大。
一、堅持以人為本,加快建立和完善適應機場發展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作為一種管理手段,是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支柱,是企業安全管理的靈魂。民航各機場應以實際出發,結合自身機場的特點,至下而上,建立和完善適應自身機場安全生產發展新形勢下的安全文化。
1、應以人為本
再好的制度、再好的設備、再好的流程、再好的目標,都要人來操作、來完成和實現。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安全工作中有許多問題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生產流程是否優化合理、操作執行是否規范到位,歸根到底就是人的問題。人是最主要的因素,要實現持續安全的目標,需要以人為本,高度重視人的生命、健康價值和精神、情感意識,要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一方面要在制定各項規章程序制度上,考慮安全生產中人的因素,在確保安全同時將“人性”融入管理,使員工在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下,自覺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一方面要在執行規章制度中,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大家創新的積極性,只有大家都愿意去干事、想干事、干好事,才能把安全工作做得更加完美;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員工的安全文化、技術素質,使之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民航發展,能為民航安全更好工作。機場必須要像對待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員工,關心他們,鼓勵他們,最大程度地讓員工成為機場的一分子,公平、合理地享受機場發展成果。這樣員工的主人翁意識才能得以極大增強,安全責任心極大加強,綜合素質能力不斷提高,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員工工作無后顧之憂,落實持續安全理念就有了可靠保證,持續安全保障就有了扎實基礎。
2、應具有新內涵
加強民航安全文化建設,應賦予它新的內涵,機場應以實現民航科學發展為依托,以持續安全為前提,以建設民航強國為目標,而產生的較高層次安全管理理念。營造積極向上的安全生產文化,應該堅持制度嚴、作風硬、檢查細、工作穩,加強機場各部門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機場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知識、規則意識和法制觀念,使“誠信”、“嚴實”成為從業人員的基本素養和精神。要繼續在員工中加大安全文化理念宣傳力度,使員工在心理、思想和行為上自覺形成 “人人想安全,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圍,實現從“被動管理”到“主動完善”的轉變,著力構建持續安全長效機制,穩步推進機場安全工作邁向新臺階。
3、應體現自身機場特色
建立適應機場安全發展的安全文化,應具有民航安全文化的共性,又應具有自身機場多年以來形成的安全文化的個性,要在堅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時,根據民航機場發展和生產情況,以及員工的思想狀況,及時地創新工作方法和機制,吸收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管理理念,總結推廣員工安全工作中新理念,形成一套適應機場自身發展的安全文化。人的安全行為一定要靠文化來影響,好的安全文化可以激勵人,激發員工的激情,機場要充分利用一切的宣傳和教育形式傳播安全文化,充分發揮安全文化建設的滲透力和影響力,達到啟發人、教育人、約束人的目的。
二、繼續轉變觀念,樹立持續安全新理念
持續安全是新一屆民航黨組提出新時期確保民航安全工作的新理念,是以安全發展體現科學發展,指明了抓安全的戰略定位、方向、目標、要求和工作思路,全方位開辟了民航抓航空安全的操作路徑。樹立持續安全理念,建立“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實現“民航強國”的騰飛夢想,只有繼續轉變觀念,通過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促進人的全面協調發展,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更高的安全管理層次轉變,使安全行為成為習慣、成為自覺。多年來民航狠抓安全管理,加大員工安全教育,極大提高員工安全意識和安全責任感,但還存在有些員工安全意識薄弱,安全觀念陳舊的現象。首先要繼續解放思想,進一步轉變觀念,深刻認識“沒有安全就沒有一切,有了安全不等于有了一切”,安全與效益之間的關系;其次每一個民航人都應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樹立“持續安全,人人有責;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責任人,沒有局外人”的安全思想;第三,每一位員工都應該居安思危“時時想安全,處處講安全,刻刻保安全”,嚴字當頭、恪盡職守,做好本職工作,長期、持續地保證機場航空安全,實現安全管理由一般管理模式轉變到創新性模式,層層落實安全管理,人人做好安全工作,對于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機場持續安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實施SMS管理體系,提高機場安全管理新水平
SMS是一個系統、主動、清晰的安全風險管理體系,目的是持續地將風險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安全水平。SMS與安全文化相輔相成,SMS明確提出了機場建設安全文化的要求,倡導和營造積極的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對SMS管理中機場規章、手冊和程序不能詳細、具體覆蓋的地方,起到補充的重要作用,是SMS得以運行的根基和土壤,是建立和維護SMS的動力。只有運用SMS科學發展方法和手段,來規范我們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最終實現長期持續的安全。在推進SMS管理體系時,機場應根據SMS基本理念,結合民航特點與機場自身的實際,在安全管理機制上進行大膽探索與實踐,不斷地創新安全管理方法與手段,扎實推進,持續改進,最終建立起一套適應自身機場安全發展特點和需要的SMS管理體系。實施SMS管理,還應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積極性和聰明才智,使每個員工都為SMS體系建設添磚加瓦。
四,加大培訓力度,大力優化機場人力資源
近年來,由于民航正處在持續快速發展的上升階段,機場旅客貨郵吞吐量都得到了快速增長,部分工作崗位出現人力資源相對不足、人員配置不盡合理現象,特別是隨著民航機場對外的全面開放,機場各崗位在英語、韓語等語種上的人才短缺,優秀經營管理人才和精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培養和引入上不夠充分,需要通過機制更新,繼續優化人力資源結構,不斷完善用人機制,堅持人才內部培養和外部引入相結合的原則。應通過機場內部人力資源的合理調配,把一些有特長的人員調配到適應的崗位,最大發揮其潛能;其次加快人才引入,引入一些優秀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充實到關鍵崗位;第三,要通過加大內部自身培訓力度,加強員工業務技能培訓和綜合素質教育,不斷提高員工素質,真正打造一支高標準、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和員工隊伍,為迎接大發展、大挑戰,建設民航強國儲備高素質過硬的人才隊伍。
五、增加安全資金投入,努力夯實機場安全根基
安全生產投入是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必要的安全生產投入是民航減少事故隱患,實現安全生產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基本條件。由于中小機場航班量少,機場處于長期虧損狀態,資金投入相對有所減少,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設施設備已逐漸開始出現陳舊老化現象,機場應加大設施設備安全管理,努力確保設施設備安全運營,要運用科學管理,管好、用好、維護好設備,最大限度發揮設備的效率,延長設備的使用年限,創造其最大效益。安全來不得半點透支,需要我們不斷增加安全資金的投入,中小型機場應充分利用民航對中小型機場扶持政策,積極爭取民航安全專項基金,保證安全資金的投入;機場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也應優先保證安全資金的投入,加快一些老舊設施設備的更新,加強安全薄弱環節改進,加緊安全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硬件設施和條件,同時要加大安全培訓資金的投入,加大員工培訓力度,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努力提高安全保障水平。
六、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繼續激發機場安全效能
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并重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中,用以調動職工在安全生產中的積極性的基本激勵原則。機場應建立長期的安全生產物質和精神兼備的激勵機制,來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員工集體榮譽感,使員工努力去完成好安全生產任務,形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保安全生產新局面,進一步加快機場建設民航強國的步伐。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符合持續安全新理念,持續安全理念求嚴格執法,嚴明獎懲,樹立“以人為本”用人理念,通過良好的激勵機制,創造好的工作績效,努力塑造機場員工共同的目標體系和價值觀念,使機場員工真正的在工作中得到心理的滿足和價值的體現,從而激發機場員工的凝聚力、創造力,將全體員工的潛在智慧和安全效能充分發揮出來,成為機場發展與創新的強大動力。
民航在處在快速發展階段,機場為了應對全面推進建設民航強國戰略這個挑戰,安全管理水平必須快速提高,機場應從實際出發,堅持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確立不斷創新理念,應該下工夫從思想上客觀地認識機場安全管理現狀,從關系上理順各部門的管理職能,從行動上推進科學的安全管理方法的運用,整合現有資源,提高航空安全管理水平的效率,只有以人為本,真正將安全工作責任落到實處,凝聚機場上下員工的集體智慧,開拓創新,不懈奮斗,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發揮出倍增的振興效應和強大的安全文化功能,才能實現民航持續安全,就一定能夠早日實現民航強國的宏偉目標!
上一篇:建設安全文化的實踐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