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廠一青工在操作車床時,不慎右手被卷入旋轉的工作中,鮮血直流。慌亂中,他急忙用手巾包扎手部,鮮血染紅了整條毛巾。事后,車間領導把這條血跡斑斑的毛巾懸掛在車間黑板處。并附以醒目的文字說明,讓大家時刻牢記這一事故教訓。用掛血毛巾的形式,宣傳事故教訓,使廣大職工頭腦中警鐘長鳴,牢記血的教訓,重視安全生產,收到較好效果。這家企業領導重視事故教訓的宣傳教育工作,頗值得稱道。
加拿大工學院畢業的一名工程師設計了一座大橋,由于設計與計算的錯誤,大橋竣工不久就倒塌了。為了記住這一慘痛的教訓,加拿大工學院決定,此后在頒發本科畢業文憑的同時,發一只用此橋鋼材做的戒指,引以為戒。
某玻璃瓶廠每月發放工資時,每位職工都能從工資袋里拿到一張有關安全生產的宣傳紙片。一般來說,發工資之日,職工的心情都比較舒暢。工資袋里放宣傳紙片,能抓住安全生產宣傳的最佳時機,更容易為廣大職工接受。它的宣傳形式新,既細水長流,又人人皆知,一個不漏。久而久之,這種宣傳形式,使“安全第一”的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成為職工的自覺行為。
安全工作是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安全生產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企業的管理狀況。筆者認為,安全生產的宣傳不能只搞“貼標語、抄黑板”,應該在宣傳內容、形式、方法上不斷創新。“掛血毛巾”、制造“事故戒指”、工資袋里放“宣傳紙片”,宣傳內容各異,形式創新,達到好的宣傳效果。
安全宣教常常被一些同志稱之為“敲木魚”。思想上的“隱患”是造成大多數工傷事故的根子。因此,不失時機地“敲木魚”,使職工在思想上時刻引起注意,是很有必要的。“敲木魚”時,也要講究方法,不要單一化,不能亂敲一氣。有些單位的領導,布置生產洋洋灑灑,頭頭是道,布置安全則一言以蔽之:大家要注意安全生產!如果行政領導和安全干部每天干巴巴地說幾句要注意安全的話,久而久之,大家聽膩了,自然也就起不到作用的。因此,“敲”安全教育的“木魚”應有的放矢、聯系實際、因人而薜,真正敲在點子上。有位安全干部十分講究“敲木魚”方法,他對反應遲鈍或毛手毛腳的人反復敲,對有“妻管嚴”的職工,請其家屬協助敲,對違章的職工重敲、嚴敲。幾年來,他所在部門的安全工作一直很好。
上一篇:過年節 安全工作不脫節
下一篇:警鐘長鳴 幸福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