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國“安全生產月”的主題是“安全發展、預防為主”。“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堅持“預防為主”的根本方針,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狀態,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安全生產才有可能達到長治久安。那么,貫穿預防的主線是什么?如何讓預防收到實效?筆者認為,安全預防應從責任始。
安全工作中的預防,就是預先做好措施,予以防備。事故前的預防工作,比事后的處理更加復雜。其復雜體現在防備對象是抽象的各種預想,并且對預想產生的可能進行具體籌劃。未知的可能,總是充滿變化,預想越周全,防備越到位,措施越嚴密,安全就越可靠。可見,要做到“安全發展,預防為主”,需要的不僅是經驗、技能,更需要強烈的責任心。
責任與職責不同。在運行崗位,我們嚴細操作,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在檢修崗位,我們精心維護,出現故障及時解決,這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職責就是我們接受某項任務的一種義務,是具體的可以描述的。相對來說,責任則是一種感覺、一種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責任的強弱,關系到工作完成的好壞。工作做完了,是我們的職責所在,而如何把工作做好,則是責任使然。
總結以往教訓,我們發現,幾乎每一起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這些事故為什么還是發生了呢?關鍵在于責任心。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缺乏責任意識,便會麻痹大意,產生僥幸心理。當出現“差不多”、“得過且過”的情緒,這時往往也是最容易出事的時候。只有產生了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責任心,才可以防患于未然,減少和避免事故的發生,才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生產。
生命至高無上,安全責任如天。愿人人都能擎責任之旗,護腳下一片平安之地。
上一篇:安全不能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