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底線”,是事物從量變到質變發展過程中的量的規定性與質的變化的臨界值。底線一旦失守,事情往往很難看。
守住安全環保“底線”,就是按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蘇樹林在5月31日創先爭優會議上強調指出的那樣,要“努力消除安全環保事故……,打牢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企業穩定健康發展。”
做好企業安全環保工作,實際上是一個守線的問題。黨紀、國法、企規,一條條紅線都明確劃在那兒,哪個地方出問題,都是出在超越紅線上。由此可見,安全環保的紅線如同“高壓線”絕對不能碰。
石油化工是安全環保的高危企業,如何才能守住安全環保“底線”呢?
強化安全發展理念。牢固樹立“安全即效益”、“安全即發展”的理念。安全生產是效益之源,任何情況下,追求效益絕不能忽視安全生產。實踐證明,許多企業常年堅持危險源動態監測,緊固安全責任鏈條,搞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等做法,對把科學有效發展、確保一方平安和職工生命安全落到實處起到了促進作用。這些好的做法,需要繼續發揚光大。
培育企業安全文化。每個企業創造富有本企業特色的安全文化,是保護職工身心健康、實現和諧發展和企業效益最大化的當務之急。各級組織要銳意探索,想方設法把員工的人身安全、切身利益作為頭等大事抓緊抓好,使員工深切感受到企業的呵護與領導的關愛。不斷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昂揚向上的團隊精神,竭盡全力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
領導帶頭身體力行。各級領導要帶頭履行安全環保責任,帶頭踐行安全環保理念,善于身體力行,學會統籌兼顧,養成良好習慣。做到事事有標準、工作按標準、檢查依標準,獎懲照標準,堅決杜絕“三違”現象發生。
提高防范事故能力。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善于運用典型指導工作,努力在五個方面下功夫,即:思想認識上警鐘長鳴、制度保證上嚴密有效、技術支撐上堅強有力、監督檢查上嚴格細致、事故處理上嚴肅認真,使企業遠離安全環保事故的威脅。
上一篇:安全管理莫讓“嚴管”成“言管”
下一篇:月月都應是安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