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頻繁發生的一些重大事故,再次給我們敲響了安全警鐘。目前,很多企業已根據自身實際制定出了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和事故防范措施。走進各個企業,安全標語隨處可見,紅頭文件摞了一大摞,各項規章制度鑲嵌在裝幀精良的鏡框內——看起來制度不可謂不健全。然而,實際卻與此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小事故接二連三,大事每月不斷。每每事故發生后,“安全意識淡薄,安全執管不力、防范措施不嚴”等老生常談的理由就成了事故單位負責人搪塞的借口,與其當初宣傳或向上級匯報成績時“雷聲大”的現象迥然相反。究其原因,就在于這些企業將制度只掛在墻上,平日安全管理上的“強化”變異成了“墻掛”。
時下,將“檢查”變異為“簡查”,“強化”變異為“墻掛”的現象并不鮮見。領導講話就是“重視”,開會傳達就是“落實”,下去遛一趟就是“深入”,工作稍有起色就是“成績斐然”——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羊”不亡就想不到去補“牢”,將安全管理制度變成了僅供觀瞻的墻上裝飾品。
安全系著血和淚。安全大堤的夯實,靠的是長年如一日的踏踏實實、鍥而不舍的努力,容不得半點虛假。落實安全措施,要得是下刀見菜,板上釘釘,靠的是踏踏實實去實行,而不是開“空頭支票”,玩“花架子”。
官僚主義可怕,形式主義害人。熱衷于變強化為“墻掛”者,除了顯示出一部分官僚主義者名為重視、實則對群眾生命財產漠不關心外,又能取得什么實效呢?說穿了,完全是浮躁心態使然。對此,有人不無深刻地說,這不是補“牢”為防“羊”亡,簡直就是在養“狼”。話雖偏頗,卻不無道理。
安全是電力企業永恒的主題,容不得絲毫的游離和偏移。 在 “安康杯”活動不斷深入開展的今天,愿我們各部門負責人能夠真正將安全抓在手中,帶領廣大員工勵精圖治、扎扎實實地夯實安全大堤,讓上級組織滿意,讓國家和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