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制度,《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安全工作的極其復雜性、艱巨性以及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極端重要性,決定了對待安全工作必須十分重視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強化制度的執行力,把制度作為開展安全工作、檢查安全工作、考核獎懲安全工作的規程和準則,形成人人敬畏制度、個個遵守制度、處處執行制度的良好環境。
據《明史》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曾在一次早朝時突然問群臣:“天下何人最快活?”有人說功成名就的人最快活,有人說富甲天下的人最快活……答案甚多。朱元璋聽著這些回答只是頷首拈須,不以為意。這時一個名叫萬鋼的大臣回答:“畏法度者最快活。”朱元璋連連點頭,稱其見解“甚獨”。把這則故事所闡述的道理套用到我們的安全生產工作中,那就是“畏制度者才安全。”
縱觀近年來發生的大大小小的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其中一條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執行制度不嚴格,遵守制度不自覺,面對制度不畏懼,一些事故責任人對待安全生產制度缺乏敬畏意識,即使像《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這樣的國家法律法規,也有人敢于公然違反,更有甚者,對上級主管部門明令限期整改的要求置若罔聞,對上級查封的生產設施偷偷摸摸地繼續組織生產,像這種不畏法規制度的行為,發生安全生產事故是必然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不僅是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受害者,同時也是安全生產事故的直接制造者。人作為安全工作的行為主體,無論是安全工作的管理者,還是生產勞動的實踐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如果沒有一定的制度來規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那么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就會陷入混亂,安全事故隱患就會接踵而至,建設和諧穩定的安全生產環境就無從談起,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難以得到保障。
因此,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既要重視加強制度的建立與健全,更要重視加大制度的執行力度,對違反制度的人和事,要堅決抓住不放,嚴肅處理,以此培養大家對安全生產制度的敬畏心理。
上一篇:安全生產要多想“意外”
下一篇:用“黑包公”精神較真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