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各單位都要進行工作總結,開展各項評比,做下一步的工作計劃,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有些單位在總結安全時形成了“套路”,說成績一大堆,說問題三言兩語,甚至輕描淡寫。這種做法不能真實地反映工作情況,對安全生產也有百害而無一利。
安全總結要敢于揭短,找到問題癥結所在。就像治病的醫生那樣,查出病根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安全總結不是去評功擺好、說好話、套話,而是要查毛病找漏洞,分析“病灶”“病因”,以便開出妙藥良方。查一查管理是否到位,執行作業標準化是否一貫制,對違章違紀是否嚴肅查處。是不是真正嚴起來,落下去。總之安全總結要揭短不要護短,多一些苦口良藥,少一些“糖份”。
安全總結要敢于揭短,還要傾聽職工的心聲。職工群眾是安全生產的主體,我們管理者如果“官氣”太重,不了解實際情況,不聽職工的呼聲,碰到具體問題“避重就輕,繞道走”。似乎也在做工作,但其實是回避矛盾,不解決問題。職工批評他們是:“只求保險,名則保身,但求無過;只顧省勁兒,哪管誤事兒。”職工逆耳之言,良藥苦口,利于病。
職工群眾處在安全生產第一線,他們有多年來的實踐經驗,只有集思廣益,把職工智慧集中起來才能搞好安全生產工作。例如:有些同志在崗值班打盹睡覺、串崗、離崗、簡化作業程序、偷工減料等“兩違”,這些人平時是司空見慣,習以為常。有的管理者見怪不怪;職工群眾是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任何事物的變化是一個“量變”過程,久而久之就會積重難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實告訴我們,良好的批評和建議只會使我們自己耳聰目明,反之閉目塞聽就會增加工作的盲目性。因此“安全總結揭短”值得一提。
上一篇:安全責任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