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以其漂亮的環鬃,威武的身形和強勁的力量,有著“萬獸之王”的美譽。從貓科動物的天性看,人不犯它,它是不犯人的。然而在非洲,卻發生著獅子大開殺戒,連續食人的兇駭事件。最典型的是1898年2只獅子在肯尼亞察沃鐵路旁傷害140名筑路工人的慘劇。不料相隔百年,在坦桑尼亞魯菲吉河沿岸,又出現1只食人獅,它同樣噬人成性,相繼捕食了49人,成為當地村民的夢魘。
坦桑尼亞由于自然保護區面積較小,人與不少野生動物長期混居,原本互不相犯,和諧共處。獅子因何成為連環殺人犯呢?人們迫切需要找出原因。是食物不足?當地野生羚羊和野豬很多,是獅子的天然美食。是物種變異?根據目擊者描述分析,吃人的獅子可能是同一只,而其它獅子與人相安無事。最后,還是在這只食人獅被擊斃后,動物學家在他的嘴巴里找到了與肯尼亞食人獅的共同點:損傷變形的牙齒。
獅子必須擁有堅固鋒利具有天然攻擊性的牙齒,才能正常生存繁衍。一旦牙齒無力,無法捕食其它動物,正常的生物鏈斷掉了,立刻陷入生存困境。食人的那只獅子也許別無他法,不得已而為之,只有去攻擊逃生速度更慢,抵抗能力更差的人類。但這種破壞自然法則的行為卻非長久之計,只可能得一時之利,最終難逃失敗的結果和應有的制裁。
鐵路運輸生產工作中,遵章守紀才能確保安全,人所共知。然而盡管三令五申,違章違紀還是屢有發生。問題出在哪里呢?筆者認為是否可以看看牙醫。假若職工技術能力不過硬,業務知識不達標,對安全規章作業標準一知半解,那他即使想要遵章,也是無從做起。于是為了完成生產進度和任務只有“不走尋常路”,當漏檢漏修抄近道、違章違紀撞運氣成了常事,安全自然沒了保證。
所以,“牙齒”也是我們保安全的重要武器。在作業者加強自我防護和日常保健的同時;管理者應當切實把好定期“體檢”關,在嚴、細、實上下功夫,對不合格者嚴禁上崗;按時發放有效的“牙膏”和“牙刷”,并做好現場監控和監督檢查。“牙齒”棒棒的,遵章守紀就不再是空話,也就再不會讓獅子的悲劇重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