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石油化工企業一位有著20多年工齡的老班長,因為操作失誤造成了裝置停產10小時的重大責任事故。事后,一些員工議論:“他在這個崗位上干了這么多年,怎么還能出事?他可是安全先進工作者……”言外之意是工齡長、有老資格,應該不會與事故沾邊。可事實往往不是這樣。老資格決不等同于老安全。
一些老員工,自以為多年操作沒出事,就習慣憑老經驗做事,安全意識變得淡薄,形成了個性化的違章操作方法,還美其名曰“個人操作秘笈”。
老員工的安全知識和崗位實際操作經驗確實相對豐富,經歷的事情也多,在自我保護中,肯定比剛上崗的員工有優勢。但如果就因為這些,安全生產管理對工齡短的員工要求嚴,對老員工要求松,勢必讓安全生產留下死角。而且工齡長的員工在工作中,如果自認為工作經驗豐富,放松繃緊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戒備心理,勢必釀成事故。“規章制度血寫成,認真遵守莫放松”。血的安全事故告訴我們:安全生產不分年齡大小、工齡長短、男女老少,只要有人放松了安全弦,事故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
所以,在安全生產上要一視同仁,破除工齡長就不會出事故的認識誤區,不能用獎狀和證書來“保駕”安全,用老資格、老經驗來代替安全。特別是在當前安全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安全工作更要以“深、嚴、細、實”的精神和態度來對待,絕不能用工齡、榮譽來衡量安全的可靠性。要使全體員工清醒地認識到“安全生產,人人有責”,使安全生產真正成為廣大干部員工的自覺行動,隱患才能遠離我們,事故才不會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