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感動中國“十大杰出礦工”、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煤炭工業勞動模范倪龍擔任班長以來,不僅將安徽淮北礦業朱仙莊礦掘進二區四隊二班,這個昔日“三違”工傷不斷的班組打造成安全信得過班組,他自己也在去年被評為市“金牌”班組長。倪龍是如何將一個后進班帶成一個先進班的呢?筆者近日來到該班,采訪了這位“金牌”班長。
擔任班長之初,如何從一名職工盡快實現轉型,當好兵頭將尾成為倪龍常常思考的問題。“我是2008年8月份擔任掘進二區四隊二班班長的,班長雖然不算什么‘官兒’,但一個班十幾個弟兄,不僅要順順利利地把他們帶下井,更要平平安安地把他們帶上井,自感責任重大,為此,我不斷提醒自己必須帶好這個班。”倪龍說。
這個二班以前可是一個月月完不成任務、“三違”隱患一大把的后進班組。為做好班組安全管理工作,倪龍找來《怎樣當好班隊長》、《煤礦班組安全工作指南》、《掘進班組長應知應會》等書籍,邊學習邊應用,遇到不懂處主動向身邊職工請教。倪龍認為“謙虛的向職工請教,一方面可以與班組成員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從他們身上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慢慢地,倪龍通過學習找到這個落后班組的“病根”——出勤低,因職工出勤低讓正常施工工序容易被打亂,更是造成事故的主要根源。
抓好出勤,安全生產才能有保障,系統管理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為此,倪龍一有空就找班組職工談心、家訪,了解每名職工的性格、愛好、家庭情況等,針對發現的問題,倪龍為每名職工量身制定了教育計劃,并很快讓那些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職工安下心工作了。通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倪龍還總結出“三四三”班組工作法,“三清”即:家庭情況要摸清,脾氣性格要摸清,身體狀況要摸清;“四心”:抓安全要有恒心,抓質量要有信心,整改隱患要有決心,對待職工要有愛心;“三法”:勞動組織要合理,班中巡查要及時,工作過程嚴細實。
為細致了解倪龍如何搞好班組安全管理,筆者跟隨倪龍參加了他們的班前會。倪龍首先按照程序強調了近期安全工作重點,詳細排查了隱患人,對班組可能出現的隱患進行了預想,并提出了預防措施。在安排工作環節,筆者發現,倪龍把身材高大、技術過硬的職工安排到迎頭架棚,把技術弱且力氣足的職工安排到后面干裝運物料,把身材小動作靈活的職工安排去開絞車、跟車,把年齡較大責任心強的職工安排看泵、看局扇……安排完工作后,倪龍又讓每名職工復述一遍自己崗位的危險源以及預防措施。倪龍告訴筆者:“作為一名班長,不僅要做到業務熟悉,還要了解班里職工每個人的基本情況。雖然都是小細節,但對井下安全生產很重要。這對抓好班組現場安全管理工作很有用處,能夠輕松地做到‘知人善用’,避免在工作安排上出現差錯。”
在倪龍班上,筆者看到有不少年輕面孔,這些青工基本上都是今年分來的新工人。為此,倪龍為新工人制定了多項安全防范措施:首先安排經驗豐富的老工人帶新工人,要求這些師傅們只要下井,安全注意事項就必須多講、多說,要有“婆婆嘴”。即使在休息時,師傅也要給徒弟找安全的地方休息,以防掉漿皮或矸石傷到他們;二是常提醒新工人多學習安全知識和作業規程,提高業務技能,只有掌握了安全知識和過硬本領,安全才能有根本的保障;三是在工作中經常糾正出現的各種不規范行為,給青工講述事故案例,讓他們從事故中吸取教訓,提高安全意識,只要有空,倪龍還手把手地教青工如何干活,讓他們更快地掌握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能力,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煤礦的未來是青年人的,如果讓青工從上班的第一天就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只要我們每個人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我堅信有那么一天,我們煤礦不再有‘三違’、不再有事故。”說起安全工作,倪龍是信心滿滿。
上一篇:用責任撐起安全的天空
下一篇:安全管理需要“品頭論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