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回答說:“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并進一步解釋:“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若扁鵲者,鑱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于諸侯。”
扁鵲行醫的典故告訴我們: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類通于企業的危機管理,也說明:最成功的危機管理,往往是將各種不確定風險因素所導致的不良后果或被動局面消滅于萌芽,防患于未然為最佳目標。
以建筑企業而言,據統計,每年發生的安全事故,高空墜落、施工坍塌、物體打擊、起重傷害、機具傷害占事故總數的95%。這些僅是作業方式帶來的危機,還有自然災害、政策變化、經營決策等帶來的各種潛在危機。
在企業轉型發展隘口,發展的矛盾與問題“世所罕見”,面臨的挑戰和風險“前所未有”,如何做好危機預防管理,這對于打造好、維護好中國鐵建品牌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首先要樹立全員預防危機管理意識。一般情況下,危機的發生與企業自身的行為和指導思想關聯甚大。或違反法令,行動錯失;或不切實際,冒險蠻干;或執行不力,監管不嚴,疏于管理。這眾多的原因,迫切需要廣大職工牢固樹立危機意識,把預防危機的意識轉化為服務企業的一種自覺行為。從管理層到作業層,從主管領導到一線農民工,都要采取多種途徑和形式,加強對標準化作業程序、企業危機管理理念、知識、流程、管控核心內容的培訓,提高企業全員科學合理的危機管理意識。
其次是要制定危機管理的預控措施。《孫子兵法•計篇》中有這么一句話:“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因此,企業要針對存在的危機預控點的等次以及影響程度,建立完善的管理機構、預警機制、內控制度,適當時候進行必要的危機管理模擬訓練。
再次是要克服精神懈怠的危險。危機意識和預控措施健全并不等于萬事大吉,這也是為什么各種預控制度和措施健全,事故卻還是屢禁不止?原因還在于我們的精神懈怠。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之際,胡錦濤同志諄諄告誡全黨,必須警惕“精神懈怠”的危險。孟鳳朝董事長在號召股份公司全體黨員干部把思想認識統一到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上來,也對此作以強調。這也是我們日常工作中所強調的經營企業要“如履薄冰,如臨深淵”。這需要我們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革故鼎新的銳氣,永久奮斗的朝氣,把“外事當內事”,把“無事當有事”,在生產經營中不斷闖關奪隘,不斷腳踏實地地去踐行,才能保障企業穩健長遠發展。
上一篇:給安全教育增添“肺活量”
下一篇:與安全永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