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小和尚要學剃頭,師傅對他說:“剃頭可不容易學,用剃頭刀刮頭,刮得太重要出血,刮得太輕,頭發不掉。”又說,“這樣吧,你先拿個冬瓜來練習。”小和尚學得十分認真,可每次練習過后都順手將剃頭刀“噌”地一下插在冬瓜上。師傅見裝就對他說:“這個習慣可不好,要改掉。”小和尚答道:“我今后一定注意。”不久,小和尚給老和尚剃頭,待剃完頭去取水時,他習慣性地順手將剃刀“噌”地插了下去,這時突然想到:“不對,今天可不是冬瓜。”但是為時已晚,老和尚頭上已血流如注。
從這個案例來看,師傅明知小和尚存在著不安全的行為習慣,只是輕描淡寫地說說而己,小和尚自己也只是有口無心地表示要改掉而沒有真正用心去改,沒有采取果斷措施予以糾正。結果,小和尚的不良習慣危及了老和尚的生命安全,老和尚被小和尚的不安全行為習慣所傷害。
由此可見,良好的習慣是多么的重要。在安全生產中也有很多類似小和尚的不安全行為習慣。比如,有的人執行操作規程不嚴格,憑經驗做事;有的人穿戴勞保不規范,怎么舒服就怎么做;有的人工作場地衛生不整潔,勞動工具隨手亂放等,這些不良的行為習慣都會給安全生產帶來隱患。再比如,違反電焊操作規程而釀成火災事故,違反進入受限空間規定而造成窒息事故,違反道路交通法規而釀成交通事故等,隨處可見,比比皆是,觸目驚心。所以,做任何事情必須從一開始就養成好習慣,不然改起來就難。壞習慣是人生路上的羈絆,好習慣卻可以成就一生。曾有記者問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請問您在哪所大學學到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這位科學家說:“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學到把自己的東西分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這這些成就這位科學家“最重要的東西”其實就是好習慣。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命運與習慣息息相關,養成好習慣至關重要。但好習慣并不是靠一天兩天就能養成的,它來自于長期的培養、熏陶與約束。所以,一方面要對良好習慣進行長期培養與堅持,將良好習慣作為日常生活中職業修養的重要內容認真對待,自我錘煉,使自己的行為始終符合科學規范:另一方面要毫不懈怠地同自身的不良習慣作斗爭,有意識地持之以恒地校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努力讓習慣成為自己“最好的仆人”,而不是“最壞的主人”;再一方面,作為企業管理部門要嚴格加強對干部職工安全行為的管控,對于不安全的行為習慣要嚴加控制,違反相關規定的要及時予以教育和處罰,以此磬示大家客服不良習慣,養成正確的行為方式好的習慣保障穩定的安全生產局面。
上一篇:安全,永不過時的話題
下一篇:現場安全督察不能“減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