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中孫悟空恣意妄為,無法無天,讓唐僧無可奈何,觀音菩薩就送孫悟空一個漂亮的“金箍”,當孫悟空任性撒潑時,唐僧就念“緊箍咒”,難以忍受的劇痛,使得孫猴子漸漸地收斂了自己的野性,最終修得了正果。
有人說,生產安全事故之所以頻發,主要是無法可依;也有人說,主要是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設施欠帳太多:還有人說,主要是缺乏安監機構、安監干部……那么,《安全生產法》實施之后,法也有了,隊伍也建立起來了,基本安全生產條件也都具備了,怎么還是未能從根本上遏制住事故頻發的勢頭?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我們的安全工作究竟應當確立一種什么樣的思路,才能從根本上遏制事故頻發的勢頭?
安全事故頻發,既有物(投入不足)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安全意識、安全管理等)。在事故系統和安全系統中,忽視哪個環節都有可能釀成事故。《安全生產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們大多數單位對安全生產工作的應該說是十分重視的,對安全生產所需的人、財、物投入不遺余力,安全規章制度面面俱到,非常周全,各項安全措施非常有力,各級領導在各種會議、場合也都反復強調安全生產,但仍然在一些人、一些場合出現了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違章行為,甚至會有安全事故發生,這不得不讓大家回過頭來,認真地思考。
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正如孫悟空頭上的“金箍”,不可謂不漂亮。可這只戴在頭上的“金箍”到底是一個漂亮的裝飾品,還是一個真正發揮制約孫猴子野性的工具,關鍵還在于唐僧口中念的“緊箍咒”。俗話說:“紙上畫馬不能騎”。如果沒有了“緊箍咒”,那么“金箍”就只剩下了點綴的作用。遺憾的是,如今一些企業抓安全的好辦法、好措施、好規章制度,常常是講在嘴上,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就是落實不到行動上。正如順口溜所云:“狠抓就是開會,管理就是收費,重視就是標語,落實就是動嘴。”
目前我們企業安全生產普遍存在“五多五少現象”:轟轟烈烈的多,扎扎實實的少;做表面文章的多,深入實際的少;“三違”行為多,檢查糾正的少;事故隱患多,及時整改的少;發生事故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多,按“四不放過”原則處理的少。“紙上畫藤不結瓜,蘆花雖白難紡紗,安全少說漂亮話,要做一個實干家。”惟有少說多做,真抓實干,讓好措施從墻上“走”下來,安全工作才有保證。只有使違章的人感覺到“緊箍咒”的威力,使之不敢輕易地跨出“雷池”一步,久而久之,成為自覺的行動,形成習慣。當全體職工都敬畏安全生產的“緊箍咒”時,“金箍”的作用才會真正的起到約束作用,而不是一個裝飾品。
上一篇:使用電源插座不要“小馬拉大車”
下一篇:消除“思想隱患”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