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美國福布斯公布了多項致命駕車“陋習”,其中包括開車打手機、發短信、開賭氣車、拒用安全帶等。這些看似不足為奇的習慣“陋習”,若是真正遇到緊急關頭,卻足以給駕駛員的人身安全埋下隱患。
這些小的“陋習”讓我們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聯想到我們的安全生產,許多慣性違章都是由職工的一些習慣性動作造成的:如簡化作業程序、盲目臆測行車、當班精力旁顧、心不在焉、僥幸的心理等。陋習因其小,引不起大家的重視,在通常情況下很容易被忽略,而被大家默認是合理的。而行為者每一個不良作業習慣,都為事故隱患埋下了伏筆,直到發生安全事故,人們才警醒后悔。
美國杜杜邦公司認為:事故的發生,4%源于人所不及的不安全狀況,96%的事故源于人的不安全行為。鐵路系統事故統計也表明,70%以上的事故都與違章作業有直接的聯系,而違章作業中的習慣性違章又是導致事故發生的最為直接原因。習慣性違章比一般違章更具危險性,不但會在無形中對維護安全形成一種變相的排異或抵觸,而且也像瘟疫一樣傳播并延續下去,難以根治,被認為是導致人身傷亡和危及鐵路運安全的最主要因素。
俗話說:“習慣成自然”。習慣性違章不是一日一時形成的,同樣糾正習慣性違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杜絕的。作為鐵路企業不僅要建章立制,要引導員工深刻認識習慣性違章的嚴重危害,還要告訴員工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將制度規范變為員工的自覺行為,最終把員工“要我遵章”的意識狀態轉變為“我要遵章”的自覺行為。再者,要加強員工各項規章制度、作業標準的學習和強化培訓,督促職工認真學習掌握,自覺落實和執行。其次,要嚴格作業全過程、全天候、全方位的控制和監督,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強迫”每名員工“循規蹈矩”,做好“規定動作”,杜絕“自選動作”。做到違章必查、違章必管、違章必究。形成嚴格管理,規范作業的良好環境和氛圍,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習慣性違章作業的發生。
上一篇:安全工作不能“差不多”
下一篇:隱患治理,要下“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