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剝開光怪陸離的神魔世界的外衣,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西游記》這部老少婦孺皆知的名著的話,我們也許會看到傳統以外的一個全新的天地。事實上,從安全和生命的關系來看,這實在是一部探尋生命意義和捍衛生命歷程的激昂樂章,真實的反映出作者對現實訴求。小說中唐僧師徒各具特點,唐僧,俗姓陳,小名江流兒,法號玄奘,號三藏,被唐太宗賜姓為唐。為如來佛祖第二弟子金蟬長老投胎。在書中暗指火屬性。他是遺腹子,由于父母凄慘、離奇的經歷,生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太宗選定,與其結拜并前往西天取經,這段經歷象征生命的延續和新的開始。眾徒弟中又以孫悟空特點鮮明為最,自小“受天地真秀日月精華”,勇猛頑強、智慧過人,一身高超的法術尤為眾人所喜。特別是在取經途中一路斬妖除魔,師傅一有危難就能及時挺身而出,如同給設備安裝了安全聯鎖裝置,總能在最需要“他”的時候,消除安全隱患,為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
《西游記》又名《西游釋厄傳》,全文以大量的種種因緣、譬喻言辭,釋佛法淵博。唐僧西天取經,歷盡艱辛,九九八十一難,因果循環,環環相扣,差一難都不行,還必須給補上,方能功德圓滿。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災沉水宅觀音救難現魚籃”的結尾,作者又描寫一個老白黿自告奮勇負載唐僧師徒渡河,并請唐僧到西天后幫他問壽,但在取經完成,師徒四人又行至八百里通天河時,唐僧卻忘了詢問此事,老黿怒將取經歸來的唐僧再次沉入水中,因而湊足了八十一難。由于作者前有鋪墊,后有照應,相互映襯,使結構顯得十分完整。無疑,安全與生命也是存在著這種因果關系的。試想,假如勞動者失去了生命,那安全工作意義在哪里?同樣,沒有安全保障,生命將失去一切,因為沒有生命一切就都將無從說起。其實,現實也是如此,本質化安全是指通過設計等手段使生產設備或生產系統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誤操作或發生故障的情況下也不會造成事故,它的存在是生命最有力的保障。大約這就是《西游記》唐僧和孫悟空雖然也偶有誤會和摩擦,但只要師徒關系不變,一心取得真經的決心不變,便始終可以取得真經的緣故吧。
說到《西游記》里的師徒摩擦。我們印象最深的場景可能是唐僧雙目緊閉,口中念念有詞,而孫悟空則雙手深深插入頭顱上的金發中,騰空翻起,卻又重重跌下,口中喊道:“師傅,莫念,徒兒知錯了!”然而,《西游記》中唐僧念緊箍咒的次數是十分有限的,除去烏雞國真假唐僧和真假猴王時為辨真偽而被動念咒外,念咒大抵都集中在小說的上半部“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六賊無蹤”、“第十六回觀音院僧謀寶貝黑風山怪竊袈裟”以及“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等章節里。那時,師徒關系初定,孫悟空仍然自我陶醉于“齊天大圣”的角色。佛教提倡“眾生平等”,但悟空對“人”的打殺以及對生命的漠視顯然觸及了唐僧的“底線”。其后,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大弟子就漸漸占據了保護唐僧生命安全的主導地位。而且,孫悟空的幾次危難也直接導致了師傅險為妖怪果腹境況。安全與生命便是這種連帶關系,生命是安全的底線,安全是生命的紅線,兩者緊緊連在一起,密不可分。企業的底線是生存,安全的底線是生命,生命的紅線是安全。對于企業來說,不能在經濟浪潮的沖擊下生存就意味著企業的衰退、失敗;安全的目的是保障安全,對于安全來講,不能保障生命就意味著觸及到了安全的底線;同時,生命的紅線是安全,安全的告急也就宣告生命的告急。因此,可以說兩者是連帶一起,相互依存,互不可分的。
唐僧師徒至今仍為眾人稱道,我們欣賞頑強的生存本能,不畏艱險、不怕困難的精神,更要堅信在正確的道路上前行,我們也必定能取得“真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