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事故發生時間:2006年9月18日6時20分。
2.企業名稱:湖南省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陽煤業分公司淝江煤礦。
3.企業性質:國有企業。
4.事故發生地點: 2288工作面中石門右探煤平巷距開門5米至8米處。
5.事故類別:頂板。
6.事故傷亡情況:死亡3人,重傷1人。
7.直接經濟損失:32.4萬元。
二、事故單位概況
(一)公司概況
湖南省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由湖南省白沙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湖南漣邵礦業集團有限公司和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共同設立,2001年12月2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后,在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成立,2001年12月26日掛牌運作。其中:湖南省白沙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所屬湘永電廠、南陽煤業分公司、白沙電力分公司和永耒鐵路運輸有限公司經過評估認定的經營性凈資產14566萬元出資,占總股本的47.7%。
南陽煤業分公司于1976年11月29日成立,2001年企業改制,隸屬于湖南省白沙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陽煤業分公司下轄前進煤礦、淝江煤礦和南陽廟煤礦。南陽煤業分公司取得了安全生產許可證和工商營業執照,證照在有效期內;分公司總經理羅運連,取得了礦長資格證和礦長安全資格證,兩證在有效期限內。
南陽煤業分公司在冊職工3025人,所轄3對礦井總核定年生產能力53萬噸,2005年實際原煤產量47.5萬噸,2006年1-6月生產原煤24萬噸。
(二)事故礦井概況
1.礦井基本情況
淝江煤礦位于湖南省耒陽市南陽鎮淝江村境內,該礦井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5萬噸,2005年實際生產原煤13萬噸, 2006年1-8月份,生產原煤10萬噸。
淝江煤礦取得了采礦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叁證在有效期限內。淝江煤礦礦長李建元,取得了礦長資格證和礦長安全資格證,兩證在有效期限內。
2.煤田地質及煤層賦存情況
該礦井位于白沙向斜北段東翼,井田內地層呈單斜構造,地層走向北東-南西,傾向北西,傾角40-70°。井田內主要有飛來峰地質帶,褶皺、斷裂構造。礦井褶曲主要有高塘湖背斜,位于礦井最北端,為淝江、南陽廟兩井田的交界帶,北起50線,南至47線,軸線走向近南北,長約1.2km,傾角度40-70°,局部有倒轉,構造形態比較復雜。
井田內有斷層13條,主要斷層有:F1斷層,垂直斷距70米;F7斷層,垂直斷距80m;F9斷層,垂直斷距25-65m,均為淺部落差小,深部落差大的逆斷層。
井田內龍潭階下段含煤2-6層,其中:僅7煤和8煤賦存較有規律,主采煤層是8煤,上距7煤層平均間距50m,煤層厚度0.34m-15m,平均厚度2.52m,煤層厚度變化大。8煤層為低硫、低灰份、高發熱量無煙煤。煤層頂板為深黑灰色砂巖,較破碎。煤層底板為深灰色細砂巖,較堅硬致密。
3.礦井開拓、開采及通風、瓦斯情況
礦井采用斜井多水平開拓方法,建有主斜井、副斜井、南風井和北風井四個井筒。主、副斜井布置在井田中央,主井井口標高+132.8m,坡度26°,落位到-150米水平,專門提升煤、矸及材料等;-150米水平暗主斜井落位至-300水平;副井井口標高+132.8m,坡度28°,專門運送人員。礦井設計三個水平,第一水平為-150 m、第二水平為-300m,第三水平為-400m,F-300m水平為主要生產水平。
礦井采用南、北兩冀對角式通風方式,抽出式通風方法,南、北主要通風機均采用4-72-11N016B型通風機,并有同等型號的備用風機。計劃風量2340m3/min,實際進風為2788m3/min,有效風量2585m3/h,總回風量3062m3/min。礦井通風等積孔為1.87m2。
2005年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為低瓦斯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為1.55 m3/min,相對瓦斯涌出量為5.09 m3/min。8煤層經檢驗鑒定為無煤塵爆炸性,有自燃傾向性,屬自燃煤層。
4.礦井排水系統情況
礦井正常涌水量140m3/h,最大涌水量370m3/h。礦井主排水系統為二級排水,即-300m水平排至-150m水平,-150m水平排至井口。-150m水平中央水泵房裝有200D43×8水泵4臺,兩趟¢245×8的水管,三個水倉總容量1850m3;-300m水平中央水泵房裝有200D43×4水泵4臺,兩趟¢245×8的水管,兩個水倉總容量3008m3。
5.礦井提升系統情況
斜井采用平車場雙鉤串車提升,主提升機為XKT2×2.5×1.2B-20型,擔負全礦井的煤、矸、設備材料的提升,提升距離580米;暗主斜井提升機為2JTB1.6×1.2-20型,提升距離320米。
6.礦井供電系統情況
礦井由淝江35/6KV變電站6KV供電,礦井最大負荷1300KW,平均負荷1100KW。從35/6KV變電站6KV側兩段母線向井下雙回路供電。
7.礦井安全管理機構
淝江煤礦礦長李建元,負責礦井行政全面工作;安全副礦長陽中義,負責礦井安全管理工作和巖巷掘進工作面安全生產工作;生產副礦長倪秀平,負責生產管理工作,具體負責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掘進工作面安全生產工作;總工程師陽建輝,負責技術工作和“一通三防”工作;淝江煤礦下設采煤、掘進、機電、運輸等隊,采煤、掘進和機電各隊配有專職或兼職技術人員, 煤礦配備有瓦檢員。白沙煤電集團在各礦設立有專職的安監站長,南陽煤業分公司在淝江煤礦設有4名駐礦安監員,每班安排有一名安監員下井值班。
白沙煤電集團針對南陽煤業分公司下屬煤礦存在的采用放頂煤開采的隱患,作出了禁止采用放頂煤開采的頂板管理規定。針對淝江煤礦長期存在的回棚時扒煤的隱患,淝江煤礦和南陽煤業分公司管理人員沒有進行制止。
9月16日,礦長李建元準備到長沙培訓,當天早班調度會議上,宣布要陽建輝代理礦長工作。
(三)事故地點概況
事故發生在2288工作面中石門右探煤平巷距開門5米至8米處。
228采區位于248采區南翼,2005年9月23日,南陽煤業分公司對2288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進行了批復,掘進作業規程規定沿煤運輸巷采用金屬棚子支護,上寬2 m,下寬2.6 m,高2 m。2006年3月17日,對2288工作面采煤作業規程進行了批復。
2288工作面上部標高-255米,下部標高-298米,走向長350米,傾斜長60米,煤層平均厚度2米。由于地質構造復雜,設計時將2288工作面分為南、中、北三個塊段開采。南塊段采用走向長壁式布置回采工作面,中、北兩個塊段因難形成正規回采工作面,當煤層水平厚度小于8米時,采用水平分層布置獨頭的條式回采工作面回采,煤層水平厚度大于8米時,布置雙巷式回采。
-300m水平228中石門掘進66 m揭露8煤,煤層水平厚度為7m,在228石門向左開門掘進8煤準備巷道,沿煤左平巷掘進24m,煤層變薄,采煤一隊技術員鄧能編制了2288右探煤平巷回棚安全措施,該措施回避了長期存在的回棚時違章扒放頂煤的行為。該礦安排回棚后,在開門處打了一個木垛。
9月1日,采煤一隊技術員鄧能下達2288右探煤平巷開門通知單,9月3日,礦安排采煤一隊在228中石門向右開門,掘進2288工作面右探煤平巷3米后停掘,9月14日,繼續掘進右探煤平巷,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風機供風,風鉆打眼放炮落煤。右探煤平巷共掘進10m,煤層變薄后停止掘進;從開門處開始裝11架梯形金屬棚子,2架U形金屬棚子,在檔面裝2架梯形木棚子,棚距0.6-0.7m,梯形棚子凈斷面規格為:上寬1.8 m,下寬2.4 m,高2 m。金屬支架的棚與棚之間在頂部和兩邦各打一個襯筒。
9月16日零點班,采煤一隊從右探煤平巷檔頭退后3m向右開門,做探煤上山,開門時留有1.4米臺階,上山坡度15°,采用梯形木棚支護,凈斷面規格為:上寬1.6 m,下寬2.0 m,高1.8 m,抬平面櫨和中櫨。探煤上山掘進7米后煤層尖滅,向右轉彎掘進上山平巷,至9月17日中班裝了三架棚子后,發現工作面煤層尖滅,上山平巷共進尺6米。采一隊值班隊長匡友橋請示陽建輝同意開始按回棚措施回撤棚子,17日中班回了上山平巷的6m棚子,當班產煤21礦車,其中回棚時扒煤6礦車。9月18日零點班,安排該工作面繼續回棚。
三、事故發生及搶救經過
淝江煤礦9月18日零點班(9月18日00:00-8:00)共有103人下井。
2288工作面當班采煤一隊進班9人:副隊長譚小偉,班長梁瑞榮,大工劉昌其、鄭吉福和辜傳華,小工湯衛國、官德忠、張加任和周毛生。進班時譚小偉告訴梁瑞榮上班回棚,梁瑞榮安排劉昌其、鄭吉福和自己在檔面負責回棚和扒煤,4名小工負責裝煤和推車,辜傳華負責推車和調車。進班時,在副井的架空人車上,出中班的隊長匡友橋安排譚小偉:中班已回了幾架棚,繼續回棚,不要進老塘里面去。
進班后,梁瑞榮發現上山平巷6米中班已經回棚完畢,于是接著回探煤上山棚子,凌晨1時,礦值班領導倪秀平來到工作面檢查,告訴作業人員不要到老塘里面去扒煤,要注意安全,然后離開工作面到其他地點檢查。當班回了探煤上山9架棚子(5.4米)后,留了2架木棚子,并在上山口處用幾根木子打了一個簡易擋,用來擋上山的矸石。然后開始回收右探煤平巷里面的棚子,回棚前,回柱絞車仍放在上山口下方的平巷內,沒有移出。梁瑞榮、劉昌其和鄭吉福先回了里面2架木棚子,然后又將1架U形金屬棚子的腿子卸壓,湯衛國和官德忠在三人后面裝第19礦車的煤,梁瑞榮因口渴出來喝水,來到228中石門里面,這時,當班已出煤18礦車。6時10分,瓦斯檢測員陳民惠來到工作面檢測瓦斯,檢測完畢,轉身正準備向外走時,工作面發生冒頂,右探煤平巷五架棚子倒下,正站在探煤上山口處的陳民惠立即撤出,正在作業的鄭吉福、湯衛國、官德忠和劉昌其等四人因撤退不及被埋。梁瑞榮聽到作業地點發出一聲很大的響聲,然后煤塵飛揚,知道里面出事了,就急忙進去扒煤救人,譚小偉當時也在中石門里面休息,立即打電話報告調度室,辜傳華、張加任和周毛生也立即趕來搶救。
6時45分,調度室接到事故電話,當時陽建輝正在調度室,當即安排調度員劉冬清向南陽煤業分公司調度室報告,然后組織人員下井搶救。接到電話報告后,南陽煤業分公司救護隊和分公司領導先后趕到事故單位組織搶險。分公司總經理羅運連趕到后,立即組織人員入井增援搶險,南陽煤業分公司黨委書記譚景茂負責信息調度工作。
7時18分,劉昌其被搶救出來,立即送往醫院救治,到9時15分,其他三名遇險人員被搶救出來,但都已經死亡。
事故發生后,南陽煤業分公司沒有及時上報湖南煤礦安全監察局衡陽監察分局。
到9月23日,事故善后處理工作結束。
四、事故性質及原因
(一)事故性質
經調查認定,本次事故是一起責任事故。
(二)事故直接原因
1、2288工作面煤層呈“雞窩”狀,煤質松散,粘結性小;煤層頂板為黑色炭質泥巖夾頁巖,節理發育,易離層,巖層松軟破碎。
2、2288工作面探煤上山和上山平巷回棚后,作業人員在危險區域違章扒冒落下來的煤炭,造成上部產生空洞,頂板來壓推垮右探煤平巷5架棚子,造成工作面發生局部冒頂。
(三)間接原因
1、現場管理不到位。2288工作面回棚和扒煤同時進行;回棚前,沒有對平巷進行加強支護,沒有將回柱的絞車移出到228中石門內,造成回棚時的退路不暢通;沒有安排專人觀察頂板變化情況。
2、安全監管不力。工作面回棚時從危險區域扒冒落下來的煤炭,不按規定要求架設加強支護,未安排專人觀察頂板變化情況,對支護強度不足等安全隱患和違章行為沒有制止和處理。
3、南陽煤業分公司和淝江煤礦重產量輕安全。淝江煤礦9月份下達采煤一隊2000噸原煤生產計劃,在回棚時,仍以原煤產量計件,違反白沙煤電集團頂板管理的規定。
五、防范措施
1、增強安全意識,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克服重生產輕安全的傾向,加大反“三違”的力度。
2、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落實現場把關制度,回棚前要進行加強支護,作業規程必須明確規定回棚時嚴禁從危險區域扒冒落的煤炭,回棚前要確保后路暢通。
3、落實崗位責任制,增強安監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選擇高素質的安監員,加強現場安全監管工作。
4、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思想,工作面地質條件發生變化,不得采用放頂煤開采方法;合理下達生產計劃,采煤隊掘進時適時調整計件方式。
5、煤礦企業發生傷亡事故后,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及時上報煤礦事故,認真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指令。
上一篇:某銅礦冒頂片幫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