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作為煤礦企業基層工會組織,維護職工群眾的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能,而抓好企業群眾性安全工作,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的目標,就是對職工最大的維護。建設企業群眾性安全文化,是企業“以人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體現,是把經營生產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實現統一起來,增強各層次職工的安全意識,實現安全生產經營的良性循環的科學管理方式。山西焦煤集團公司東曲礦擁有職工4359人,會員入會率在96%以上,做好群眾性安全工作是東曲礦工會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一直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宣傳教育理念,把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緊抓不放,為關愛職工生命,營造起了一道具有東曲特色的綠色屏障。
機制創新,打造安全文化理念
東曲礦安全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安全、健康、文明”。也就是說,抓安全工作不僅是滿足職工對安全健康的基本要求和熱切期望,還要組織文明施工,建設質量工程,為職工創造文明健康良好的作業環境。職工個人不僅要自主保安,還要主動關愛他人,實現互保。因此,在抓好群眾性安全工作,建設群眾性安全文化的過程中,他們始終將安全文化理念貫徹到每一項安全工作中,建立全新的規章制度。
——建立健全群監組織制度。為適應安全生產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礦建立健全了群監網,形成了礦、科、隊三級網絡管理及組織體系,設立了井口群監接待站,負責日常群監管理接待工作,把職工群眾反饋的各類隱患及時上報有關部門,并督促整改。
——建立包隊制度。礦工會副科級以上的干部,根據礦有關安排,每人包一個隊組,負責該隊的安全宣教工作,經常到所包隊組參加班前會,在班前會上進行安全宣傳教育。
——建立“安康杯”競賽活動制度。根據生產礦井考核標準的要求,創新考核辦法。從網員月考評入手,建立了網員上崗與津貼發放、“安全文明競賽”參賽單位考核三掛鉤制度,使網員上崗、匯報質量有了明顯的提高。
——“三違”人員過關、家訪制度。工會的女工部和生產部是“三違”人員學習反省之后重返崗位之前必須通過的兩道關口。女工部長和生產部長分別從各自工作的角度對他們進行返崗前的談心教育,給他們分析三違的危害,并且設計了談心記錄表格,讓他們簽字表態避免重犯。女工部還進行跟蹤幫教,深入“三違”人員家中,發動家屬進行深層次的幫助。
管理創新,驅動安全文化行為
培養職工樹立牢固的安全生產意識,全面提高職工的防護能力,是群眾性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是實現安全生產的保證,也是關愛職工生命的具體體現。而安全意識的牢固樹立、防護能力的全面提高,又必須依靠管理創新來實現。
——強化教育,生動活潑。在日常的安全宣教工作過程中,礦工會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采取各種有效手段和形式,對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以及安全生產與事故預防的知識、規程進行有效的宣傳教育,比如:礦領導安全電視講話、群眾性安全文化研討、隊組干部話安全、“搞好安全為了誰”大討論、安全“回頭看”、每個月初的安全工作例會等,努力營造濃厚的“關愛生命,關注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不斷增強全礦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行為意識。今年,礦工會抓住舉辦“首屆職工文化藝術節”的契機,將群眾安全文化與職工藝術相結合,組織舉辦了安全歌詠比賽,全礦19個基層單位都組隊參加。礦工會還開展了一次“書法藝術進班組”活動,將本礦12名書法愛好者的優秀安全書法作品,贈送給一線隊組,懸掛在班前會會議室內,使職工感受到了一種濃濃的安全文化。
——陣地建設,常抓常新。安全教育是日積月累、循環不絕的事情,必須耐心、細致、常抓不懈。他們將井口安全走廊,作為安全宣傳教育和安全文化的建設陣地,不斷變化形式,以此來熏陶職工、教育職工。他們在安全走廊設立了四塊大型宣傳專欄,月月更換宣傳內容,以實用的安全知識、文化藝術的品位吸引職工、感染職工,從而達到細水長流、潤物無聲的作用。他們先后宣傳了“文化建設與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與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等知識。還不定期地開展安全知識有獎問答活動,開展了“安全警句人人編”等活動,職工非常歡迎。
——積極培訓,提高素質。他們把提高職工隊伍的技能素質作為提高安全文化建設水平的重要措施來抓。2003年,根據集團公司和礦的有關安排,組織舉辦了首屆職工技能運動會,全礦參加的職工選手共46個崗位工種、997人。同時,對特殊工種、重點人員、群監網員、安全協管人員等建立了詳細的檔案,進行了強化培訓。職工隊伍的技能素質不斷提高,自我防護能力不斷增強。一年來,職工提出安全合理化建議300多條,有13條被采納。99名群監網員每月平均查報各類隱患1300多條,井口接待站進行篩選處理后,向隱患責任部門下達隱患整改通知單,督促限期處理。
——簽訂合同,職責明確。女工家屬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力量,在實際工作中發揮著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多年來,他們十分重視在女工家屬中開展安全協管工作,筑起牢固的安全生產“二道防線”,在女工部的組織下,他們成立了家屬安全協管委員會并依據該礦點多面廣的實際情況,與19個基層單位簽訂了協管安全責任書,與井下1020名職工及其家屬簽訂了夫妻雙保合同,與單身樓簽訂了101份安全公約合同書。各基層單位都相繼建立了協管小組,形成了協管會抓面、組長抓片、協管員包戶的協管體系。
——井口服務,叮囑安全。礦上有一支經常活躍在井口的“女工家屬井口服務隊”,每周一,她們手舉由礦長、書記頒授的隊旗,到井口安全走廊為職工縫補衣服、釘扣子,送上一顆糖、一支煙、一句安全祝福的話,以關愛之情強化職工的安全意識。一年來,她們為職工送綠豆湯,發放印有“安全生產”的毛巾,在礦帽上張貼精致的“安全”字樣,開展“安全之家”攝影比賽,舉辦安全文藝演出、有獎知識問答等等,活動服務形式多樣,形成了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
——群眾測評,民主監督。礦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十分尊重職工群眾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作用,對全礦各基層單位的文化建設情況,由礦工會有關部門、人員組成檢查小組,深入基層,傾聽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并由工會有關部門督促礦行政落實、解決。每個季度,他們都要進行一次職工代表安全巡視檢查工作。2003年以來,他們將安全巡視工作全部放在生產一線隊組,對于發現的各類問題,他們進行現場“三定”處理,并責成群監站驗收檢查其整改效果。為了推動此項工作,他們還組織開展了“勞動保護與職業病防治”問卷調查活動,傾聽職工對勞動環境、勞動條件以及對勞動保護的意見、建議和要求,使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工作處于職工的民主監督之中。
觀念創新,營造安全文化氛圍
現代企業職工有自己的價值取向和道德觀念,要形成群體成員認同和遵守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堅持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經過各種形式的群眾性安全文化的創建活動,職工群眾的安全思想觀念正在不斷轉變和創新。經過長期的探索和實踐,從提高全體職工的安全素質入手,培養出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營造了“安全第一”和“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安全文化氛圍,成為全礦職工認同和遵守的行為規范。在安全文化氛圍的作用下,企業職工個體差異互補,干部與工人相互促進,積極進行安全互助協作,自覺遵守規程,共同進步的群體內驅力不斷壯大。在內驅力的作用下,下級樂意接受上級的安全指導,上級樂意接受下級的安全監督。通過一系列群眾性安全文化建設,職工心里想安全,嘴里話安全,行為守安全,井口走廊寫安全,班前會各級干部講安全,有關部門人員查安全,女工家屬忙忙碌碌為安全,由此種種,東曲礦展現出了安全生產充滿活力的良性發展態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