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澳化工有限公司是桐鄉市一家專門從事塑料助劑生產的企業,公司擁有先進的生產和測試設備,現有員工300余人,其主產品環氧大豆油的產量和質量均居國內前列,產品約1/3供給出口,2/3銷往全國各地。
與許多同類企業相比,嘉澳化工的起步很晚,但它卻迅速得到國內外的認可,探究之下,我們驚喜的發現,成就嘉澳化工國內外美譽的居然是隱藏在其技術研發中的社會責任。
嘉澳成立以來,一直以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為企業的發展目標。為此,公司引進江南大學聯合創辦浙江嘉澳化工增塑劑研究所,研究內容以增塑劑行業技術為主。
研究所成立之后,確立了治理企業污水、加強原材料回收利用的研究課題。對于增塑劑原材料廢物回收在科技界一直被認為是一件得不償失的工程,早在10余年前,這一工程的可操作性就遭到了專家們的堅決否定。沒有人愿意投資研究這樣一個“高風險”、“沒前途”、“很難看到經濟效益”的項目。但嘉澳化工的總經理沈健卻看到了它對環境的危害和放任下去所蘊含的隱患,當然,還有它潛在的經濟價值。懷著深深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他下定決心——再難、再虧也要做。經過多年的努力摸索和1000多萬元的研發投入后,其重點研發的甲酸廢水綜合回收利用工程在2007年完成并投入使用,并獲得國家專利。這成為嘉澳化工追求企業社會責任的里程碑。
放開甲酸廢水綜合回收利用工程的經濟效益評價不說,因為短期內從項目中獲取經濟回報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說,嘉澳化工早已贏了。這樣一個充滿潛力和前景的環保工程為其未來的發展贏得了廣闊的空間,至少在兩個方面為企業奠定了基礎:一是以廢水、廢油為原料,為企業的長遠發展解決了原材料問題;二是在國內外獲得了巨大的社會認可度。
贏得未來的原料。從社會發展的角度看,未來化工企業的原料成本會不斷上升,污物排放的代價也會越來越高,原料和污水處理會成為化工企業發展的兩大瓶頸。化工企業是高污染企業,污水去向不僅是企業問題,也是社會問題,現在嘉澳不僅可以利用別人不要的東西,而且解決了環境問題,未來效益可見一斑。同時,嘉澳的回收工程還可以回收廢油,把地溝油等生產加工成增塑劑,減少環境污染,做出來的產品綠色環保,沒有笨等有害物質,解決了地溝油的二次污染,一舉多得。
贏得社會的認可。在國外,社會和普通民眾非常看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環保意識,在中國,這一特點也日漸明顯,一個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最終會被社會和他的客戶淘汰。嘉澳的技術加上產品的環保理念,不僅使企業的產品在國內獲得較好銷售業績,也使產品迅速扣開了國外市場的大門,通過回收利用加工的產品在國外有很高的社會認可度。
在嘉澳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將安全、環保作為自己的核心理念,“跳出安全抓安全”的生產思路,“環保促安全,科技興安全”的工作概念作為其核心理念的延伸不斷推動著嘉澳化工的成長,也使社會責任不斷融入嘉澳化工的發展之中。
有專家曾經說過,在商業社會中聲譽意味著收益。雖然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會付出成本,但良好的聲譽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因此追逐利益的商業本質在不經意間和承擔義務的社會責任在價值上實現了某種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