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是聯邦制國家,實行聯邦、省、地區和市三級政府制度,全國共劃分為10個省和3個地區,各省和各地區政府都具有相對的立法權和行政管轄權。加拿大三級政府在職業安全與健康方面的職責和作用各有側重。聯邦政府的職責是負責制定勞動保障、工作條件、職業衛生和安全等方面的法規,約占加拿大全部勞動立法的10%;省政府則負責制定最低工資、工傷補償、休假、加班等勞工標準方面的法規,約占全部勞動立法的90%;市政府則側重對弱勢群體提供就業幫助和社會保護援助。
職業安全與健康統計分析
加拿大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狀況經歷了幾次波動。從統計數據看,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職業傷亡一直處于上升趨勢,成為意外事故高發期,1970年傷亡總數近百萬人,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達最高峰,年傷亡總數超過121萬人。1983年后出現穩定下降趨勢,1983年傷亡總數下降到百萬人以下。雖然1984年后有些反彈,但1993年后一直穩定在80萬人。傷害率成為近年來關注的焦點。2001年工傷死亡人數超過900人,意味著每個工作日有4人死亡,10萬人死亡率6.1%。每年有近375,000人受工傷。其中年輕人在工作中受傷害比例最高,時間損失的事故發生率最高。2001年幾乎28%的事故賠償發生在15~29歲的年輕工人中,其中時間損失傷害男性是女性的兩倍。如果將直接與間接損失加在一起,全年職業傷害賠償經濟損失達98億美元,占GDP的1.4%。
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
加拿大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體系比較健全,聯邦政府主要負責所管轄行業內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機構為人力資源開發部內的勞工局和衛生部,主要職責是制定職業安全與健康方面的法律法規。各省及地區都設有地方勞工局,主要負責本省職業安全與健康工傷賠償、救護及醫療服務。
從全國各省及地區的職業安全與健康狀況來看,地區差異較明顯,工業較集中省比其他農、牧、林和漁業較發達省的工傷事故發生率高,意外事故的不斷發生已引起政府及企業對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重視。
各種行業安全與健康協會并存,其中工業事故預防協會(IAPA)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與健康組織,成立于1917年,成員單位約47,000個,工人已超過1500萬人,在預防工作場所傷害和疾病,改善安全與健康狀況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安全法規及安全保障體系
加拿大職業安全與健康法規體系有其各自管轄范圍,聯邦管轄內的行業實行聯邦職業安全與健康法規,各省及地區都制定有各自的職業安全與健康法規,某些行業也制定具有本行業特點的職業安全與健康規程。
在企業內推行職業安全與健康責任管理系統,有效降低了意外事故的發生率,達到了預防的功效。
在全國實行工作場所監控預警,即危險物質信息系統。主要包括警戒標志、安全物質清單和工人培訓項目。警戒標志、安全物質清單統一由加拿大衛生部管理。
企業都制定工作場所的意外事故救援計劃,隨時應急救援。
安全獎勵制度
在加拿大工業事故預防協會(IAPA)設有安全與健康獎勵制度,該獎分三個級別:成就獎、安全獎和享有最高榮譽的行業獎。目的就是要促使成員單位在職業安全與健康方面加強預防,督促指導工作場所安全生產。IAPA安全與健康獎的獲得,標志著企業在安全與健康管理方面取得了成績,成為本行業安全與健康的楷模。
發展規劃
各省及地區為了改善工作場所安全與健康狀況,根據各自特點制定戰略規劃,確定長期的職業安全與健康工作重點,明確設想、任務、戰略目標及具體措施。
如加拿大紐芬蘭省職業安全與健康賠償委員會制定的2003~2006年職業安全與健康發展戰略,其中的發展目標包括:
①、到2006年,全省時間損失事故率降低22%,從2000年的3.2降低到2006年的2.5。
②、到2006年,醫療救助事故率降低22%,從2000年的2.7降低到2006年的2.1。
③、到2006年,工傷死亡人數下降40%,從2000年的21人下降到2006年的13人。
④、到2006年,總體事故率降低22%,從2000年的5.9降低到2006年的4.6。
⑤、將軟組織傷害率和時間損失傷害率從2000年的66%下降到2006年55%。
安全監察
由聯邦、省及地區政府指派安全與健康官員,負責各自管轄內工作場所安全監察和對雇主及雇員直接做出各種安全措施。雇員有權要求管轄內特派安全與健康官員對違反職業安全與健康法規的工作場所進行強制監察。法律還規定在20人以上的工作場所必須成立職業安全與健康委員會,少于20人的工作場所必須選派職業安全與健康代表。
職業衛生與工傷保險
在加拿大工作場所發生的職業病、傳染病包括:哮喘、化學物質刺激、腕骨骨折綜合癥、重復性運動、接觸性皮炎等等。隨著經濟增長和主要工業結構的改變,有害化學物質的暴露減少,因而急性中毒以及典型職業病的案例正在減少。但以前多年暴露而導致的遲發或慢性病還有影響,如塵肺病和職業性癌癥等。
由于加拿大各省相對獨立,職業病管理根據本省特點有所側重,但基本包括以下部門:采礦業、林業、造紙業和汽車制造業部;服務業和建筑業部;市政、電力、教育、農業和食品部;護理、化學、重金屬和運輸部;噪聲引起的聽力損傷部;暴露輻射部和支持服務部。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職業病,分不同部門管理,便于識別和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
在各省的職業安全與健康規程中,明確規定了引起職業病的特定物質劃分。
加拿大工傷賠償遵循工傷賠償法,1919年就成立了勞工賠償聯合會,各省及地區都設有勞工賠償局,具體實施各自管轄內工傷賠償條例。近幾年政府加大力度逐年提高工人賠償額,2001年政府撥款達484萬美元。
科研信息服務及安全投入
主要表現在科研、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及安全教育培訓,分別由聯邦政府、省及地區政府和市級政府撥款。
如加拿大職業安全與健康中心,面向世界、全國各省及地區提供職業安全與健康信息咨詢服務,服務手段多樣,快速、及時,每年向該中心咨詢職業傷害相關問題的人數達150萬。
中心并針對職業安全與健康不同階段的特點,制定發展規劃及專項研究。
各行業或相關機構出版各種有關職業安全與健康的雜志和安全工作指南。
教育培訓與安全文化
在加拿大,除高等院校、社區學院和私立職業學校外,雇主組織、行業協會和工會等其他非政府組織都開展針對性極強的職業技能與安全培訓活動。培訓機構遍布全國,為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質和勞動力技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每年4月29日為全國工傷紀念日,為在工作中受傷、致殘和死亡的工人降半旗;每年6月第一周為全國職業安全與健康周,開展各種安全生產宣傳活動,調動政府、企業、社區、學校和宣傳媒體共同參與;在典型事故發源地設立紀念碑或展覽館,以懷念不幸的工人,并強化雇主和雇員安全生產第一的理念。
從1987年起每年組織北美職業安全與健康周,通過開展該活動,提供人們互相學習的機會,以及交流職業安全與健康信息的場所。
勞動事故預防協會每年召開職業安全與健康研討會,根據行業不同時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專題討論。
加拿大工作場所健康周起于2001年,2004年的工作場所健康周為10月25~31日,主題是“廣泛促進和綜合治理工作場所安全健康”。
加拿大1993~2002年事故死亡人數變化
上一篇:美國社區救災反應隊
下一篇:美國OSHA怎樣調查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