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說明

美國煤礦何以疏離血淚?

2007-08-10   來源:《南風窗》2006年第03期    |   瀏覽:    評論: 0    收藏

  美國新年第二天,西弗吉尼亞州薩戈煤礦爆炸造成12名礦工死亡,一夜之間將久違的煤礦安全問題帶到了全體美國人的面前。年輕人非常震驚,沒想到美國除了打仗之外竟然還有如此危險的工作。不少上了年紀的人卻想起了當年煤礦工會主席約翰劉易斯的那句話:“煤礦這個活,真不該是人干的。”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煤國,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儲煤國。美國目前幾乎60%的發(fā)電依賴煤,煤的消耗量是中國的2/3。目前美國從事采煤業(yè)的工人大約有10萬名。
  薩戈煤礦爆炸案,是美國最近20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礦難。上一次發(fā)生在1981年,在兩次大爆炸中,15名科羅拉多州以及13名田納西州的礦工丟了性命。相對于一些第三世界國家的煤礦來說,美國的煤礦還是比較安全的。官方數據顯示,2004年,有54名礦工死于生產事故,2005年減少為21人。
  可是,如今很少人還記得這份安全的來之不易。100年以前,美國的煤礦每年要吞噬數千名礦工的生命。只是在礦工們經歷了艱苦的斗爭之后,才逐步為自己爭得了一定的權利保障。
  
  美國煤礦的血淚史
  
  自18世紀中葉工業(yè)革命中蒸汽機出現以后,煤炭到今天一直是工業(yè)和民用能源的主要來源。美國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qū)蘊藏著豐富的煤礦。1848年,第一個煤礦出現在弗吉尼亞州中部地區(qū)。從此以后,東部的山脈中開掘了大大小小數百個煤礦,成千上萬的礦工終年在礦井下干著這種不見天日的工作。
  早年的美國煤礦,機器設備甚少,井下挖煤和運煤主要依賴人和牲口的體力。在電燈電池發(fā)明之前,井下照明靠的是煤油燈。在如此密集的人工勞動以及如此簡陋的工作條件下,重大煤礦事故頻繁發(fā)生。煤礦安全方面的專家估計,自從有煤礦以來,美國大約20萬礦工被事故吞噬了生命。
  絕大多數煤礦都在偏僻的鄉(xiāng)村地區(qū),那里早期發(fā)生的煤礦事故甚至沒有留下多少紀錄。只是到了20世紀,當通訊業(yè)和新聞業(yè)由于電報、電話、攝影等技術普及后,重大的礦難才開始為世人所知。
  美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重大的礦難發(fā)生在1907年12月6日,西弗吉尼亞州,造成362名礦工死亡。
  除了礦難之外,黑肺病等礦工的職業(yè)病也在不斷地奪去工人的生命。根據美國國家職業(yè)安全健康機構的數字,在1970年代初,從業(yè)25年以上的礦工,有1/3患上了黑肺病,到1990年代中期,這一數字下降到8%。即便如此,黑肺病每年仍舊造成大約1500名礦工死亡。
  從總的歷史趨勢看,美國的煤礦安全狀況在100年中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這不但是技術進步的結果,也是美國煤礦工人長期不懈的抗爭所取得的成就。
  
  礦工工會的崛起
  
  提到煤礦安全的改善,起了最重要作用的就是美國的礦工工會。該組織是美國最強悍的工會之一,有著極富戲劇性的歷史。
  19世紀后期,美國東部的煤礦雇傭了60~70萬個工人。這里的煤礦多數都深深地埋在群山底下,礦井經常深達一兩千米以上。煤礦的活,又苦又危險,工資也不算高。因此,礦工中有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貧窮的新移民以及黑人等少數族裔。那時的美國,是自由資本主義的天堂,政府對于煤礦安全基本沒有什么法規(guī)。工人不但工資低,而且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至16小時,雇傭童工的現象非常普遍。當時工人中出現了一系列試圖組織工會的行動,而資方普遍雇傭私家軍隊和打手,勞資雙方在1870年以后出現過多次流血沖突。
  1890年,兩個比較大的煤礦工人組織在俄亥俄州宣布合并,成立了美國礦工聯盟。該組織又加入了美國勞工聯盟(簡稱勞聯),并在煤礦工人中展開了積極的工會組織活動。
  相對于別的行業(yè)來說,煤礦工人的組織活動非常有特點。煤礦地處偏僻鄉(xiāng)村,當時流行的做法是工人及其家屬集中居住在礦主提供的住宅里面,稍大的煤礦甚至有自己的商店,給工人發(fā)的工資主要部分是煤礦自己印刷的購物券,只能在礦上的商店里面買東西,說白了就是讓礦工“挨宰”。工資低、物價高,使得絕大部分煤礦工人,特別是拖家?guī)Э诘牡V工,永遠處于拖欠礦主債務的狀況。現在美國東部鄉(xiāng)村還能找到當初留下的礦工歌曲,一遍遍哀嘆煤礦工人生活的不幸。
  集中的居住環(huán)境有利于礦主控制工人,但是也方便了工會活躍分子去串聯。很快,礦工工會的活躍分子開始遍布美國東部的礦區(qū)。這個期間,美國勞工運動的焦點是爭取8小時工作制,礦工工會也帶領自己的會員加入了這個運動。一時間,礦區(qū)的示威和罷工行動此起彼伏,讓資方很是狼狽。
  不過,在1933年之前,美國工人盡管憑著結社自由的權利可以組織工會,但是卻沒有法律規(guī)定資方必須承認工會的代表權與談判權。也就是說,資方可以對工會置之不理,同時有權對工會會員進行各種懲罰。當時資方經常的做法就是將工會積極分子開除并趕出職工居住區(qū)。這種權利不平衡導致了工會方面不得不持續(xù)采取激烈手段,包括使用暴力,來爭取權利。而資方也出動打手來對付工人。由于法律偏向資方,地方政府也往往出動警察來助資方一臂之力。
  正因為如此,在礦工工會的早期歷史上有過幾次非常悲壯的流血事件。1897年12月,賓夕法尼亞州拉提莫鎮(zhèn)的警察開槍射殺了19名手無寸鐵的示威礦工。受害者都是來自東歐的移民工人。1914年4月,科羅拉多州路德羅鎮(zhèn)1.2萬名煤礦工人罷工,警察和資方的打手射殺了20名罷工者,其中包括婦女兒童。1920年,在西弗吉尼亞州的馬特維煤礦的工會組織過程中,資方雇傭的打手殺害了12名工人,引發(fā)5000名礦工拿槍占領當地縣城,與數千警察及護礦隊槍戰(zhàn)的事件。最后,聯邦政府調動了軍隊前來鎮(zhèn)壓,驅散了武裝工人,該地區(qū)的工會組織因此失敗。
  盡管面臨來自資方和政府的重重壓力,礦工工會還是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最主要的是在1898年為工會會員爭取到8小時工作制,這在美國所有有工會的行業(yè)中是最早的。其次,由于當年的煤礦是按照產量計酬的,煤礦公司普遍采取在秤磅上作假的手段來盤剝勞工。礦工工會成立不久,就為工人爭取到由工會來監(jiān)督的過磅制度。之后,工會又堅持不懈地爭取小時工資制,終于在1920年后成為現實。
  值得一提的是,礦工工會是最早提倡并推行種族平等的工會。事實上,種族主義占據了美國勞工運動史上非常丑惡的一頁。不少工會曾經為了保護自己會員的利益,支持種族隔離,在本行業(yè)中將少數民族和移民排斥在外。在當年的煤礦中,資方經常利用種族矛盾,將黑人礦工和白人礦工對立起來。礦工工會從成立伊始就堅決反對種族隔離,因為他們明白,只有礦工團結一致,才能夠真正對資方形成威脅。
  經過多年的努力之后,工會終于在1933年羅斯福新政時期贏得了正式代表勞工與資方進行集體談判的權利。從那以后,礦工工會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推動煤礦安全生產以及礦工的健康保障。
  
  填補監(jiān)督空白的立法
  
  礦工工會早年的努力雖然集中在工作時間、工資收入而不是在煤礦安全上,但是由于煤礦的勞動力價格大幅度上升,資方不得不認真考慮以機器代替人力,從而推動了美國煤礦生產中的兩大改革。首先是機械化程度在1930年代以后大幅提高,下井的工人逐漸減少;其次,煤礦業(yè)日益向西部的露天煤礦發(fā)展,東部的深井煤礦比例日漸降低。露天煤礦不僅機械化程度高,而且危險性小得多。
  今天的人們會覺得難以置信的是,在發(fā)生了如此之多的重大事故后,一直到1969年之前,美國政府在煤礦安全上始終沒有行之有效的立法。1952年的一項立法,要求所有深井煤礦進行年度安全檢查,卻沒有制定有效措施來懲罰違反安全條例的煤礦。
  礦工工會在羅斯福新政時代羽翼豐滿后,一方面在各地方工會內部成立安全委員會,專事監(jiān)督生產安全。礦工在發(fā)現安全隱患時,可以向這些委員會報告,工會隨即出面告知煤礦管理部門。
  為了更有效地保障礦工的安全,工會在數十年時間里不斷游說國會,終于在1969年,國會通過了歷史性的《聯邦煤礦健康與安全法》。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項詳細地規(guī)定了煤礦安全監(jiān)督以及違章懲罰辦法的法律。該項法律在1977年進一步修訂,除了煤礦之外,又加入了其他采礦業(yè)。該法律一直沿用至今。
  根據這項法律,聯邦政府在勞工部之下成立了礦業(yè)安全與健康管理局,主動出擊檢查。一旦發(fā)現安全或者違規(guī)問題,即對煤礦罰款。如果證明嚴重違規(guī)屬于有意為之或明知故犯,礦主就有可能遭到刑事起訴。另外,所有的地下煤礦都必須成立緊急救援隊。
  這項法律還將監(jiān)督權直接授予礦工,規(guī)定礦工有權要求聯邦政府派人調查安全問題。這就意味著,煤礦工會的安全檢查員能夠隨時根據自己的發(fā)現或者工人反映的問題要求聯邦政府立即派員下來。而檢查未完成之前,如果問題的確嚴重,煤礦工會的安全員就有權阻止礦工下井,從而導致煤礦關閉。這樣一來,煤礦出事率就大大地降低了。
  與此同時,1970年代后期,卡特政府加強了在環(huán)境保護方面的立法。新的法律大大收緊了廢氣排放的標準,以至于煤礦業(yè)逐漸放棄了大批東部山區(qū)的地下煤礦,轉而開發(fā)西部的露天煤礦,因為那里煤的質量要好得多。這也是造成煤礦總體上更加安全的意外因素。
  
  
  “民主礦工”之爭
  
  礦工工會在1940~1950年代達到鼎盛,會員數十萬,工會內部也逐漸出現了腐化、專制等問題。
  這里值得提一下礦工工會一名傳奇的領袖人物約翰劉易斯。這名礦工出身的工人領袖1919年開始主持工會工作,在礦工工會主席這個位置上坐了整整40年。劉易斯極具個性魅力,深得工人的愛戴,但是在管理方式上卻是獨斷專行。他在將礦工工會擴大了數倍的同時,也創(chuàng)立了與勞聯抗衡的產業(yè)工會聯盟(簡稱產聯)。1969年劉易斯去世之后,礦工工會內部出現了嚴重的分裂。
  劉易斯在任期間,工會與資方簽訂了合約,由資方按照煤產量來為工會提供一筆福利基金。這筆為數不小的錢就成了工會腐化的重要誘因。劉易斯任用了一批道德上不可靠的親信來管理基金,其中一個名叫波伊勒的人在1963年當上了礦工工會主席。此人一上臺,就給工會來了個反民主的改革,取消地方工會主席的民主選舉,改為由總部直接任命。波伊勒和他的親信控制了與資方的談判,要求資方付出更高的工資,卻在安全檢查上與資方私下達成協議,放松了工會控制。
  1968年11月,西弗吉尼亞州法明頓煤礦發(fā)生爆炸,78名礦工葬身井底。波伊勒趕到現場,他不是先去安慰死者家屬,要求調查追究責任,而是立即對在場的新聞媒體講話,說出事的煤礦安全工作做得很好,上帝讓這里出事,公司也沒有辦法,云云。礦工的憤怒爆發(fā)了。
  在法明頓悲劇過去3個月后,西弗吉尼亞州的煤礦工人對工會與資方勾結、出賣勞工利益的做法忍無可忍,4萬名礦工自發(fā)組織了沒有工會支持的罷工。這場持續(xù)了23天的罷工迫使西弗吉尼亞州議會通過了黑肺病補償法案。
  隨后,一批激進的礦工開始挑戰(zhàn)波伊勒的權威,為首的是一位名叫約瑟夫亞布隆斯基的地方工會領袖。波伊勒竟然花兩萬美元雇傭了一名殺手,在1969年的最后一天謀殺了亞布隆斯基一家3口,包括他的妻子和女兒。在亞布隆斯基的葬禮上,改革派發(fā)誓要繼續(xù)推進民主進程,成立了一個名為“民主礦工”的組織。這個組織的領袖米勒終于在1972年的選舉中擊敗波伊勒,成為礦工工會主席。同時,對亞布隆斯基謀殺案的調查最終將波伊勒送進了監(jiān)獄。他被判處無期徒刑,1985年死在監(jiān)獄中。
  礦工工會從此以后一直在煤礦健康與安全生產的立法和監(jiān)督上起著關鍵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丽区| 时尚| 卓资县| 铜鼓县| 神木县| 霞浦县| 丰都县| 伽师县| 宁德市| 溆浦县| 疏附县| 昆明市| 桃园市| 通州区| 伊春市| 黑河市| 邳州市| 鹤岗市| 宁海县| 阿尔山市| 偃师市| 莱州市| 四子王旗| 喀喇| 民丰县| 江孜县| 乐至县| 西昌市| 舞钢市| 四子王旗| 兴宁市| 洪湖市| 晋江市| 如东县| 宜君县| 张家口市| 巴东县| 锡林郭勒盟| 克东县| 牟定县|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