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社功,河南伊川縣安全生產監(jiān)管局局長。
在伊川縣,人們一說起安全工作,便想起胡社功。哪里有安全,哪里就有他的足跡;哪里有隱患,哪里便出現他的身影。全縣各類工礦企業(yè)是他的辦公室,為企業(yè)職工講授安全知識課是他的家常便飯。
他是一個“安全通”,講起課來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他是一個“安全偵探”,天天奔波于全縣各類工礦企業(yè),排查和排除安全隱患;他是一個“安全使者”,他所到之處都能化險為夷。
已接近知天命之年的胡社功,從事基層安全生產管理工作28年,對安全生產業(yè)務駕輕就熟,所以大家都叫他“老安全”。
學出來的“安全通”
胡社功,1976年高中畢業(yè)后,到義馬礦務局工作。先后從事過采煤、機電維修、測量員等工作。1980年礦務局與焦作礦院聯(lián)辦函數本科班,他第一個報名,在5年半的時間里,他都是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全礦百余人報名,最后畢業(yè)的只有18個人,當時被譽為“礦井下的大學生”。
不間斷的學習,使他掌握了大量的安全生產管理技術知識。他設計的“新型隔爆棚懸掛裝置”被全國煤礦行業(yè)推廣使用,1988年該設計獲得國家專利。
1989年,正值人勞局組建礦山安全監(jiān)察股,他就被任用了。從人勞局到經貿委,再到安監(jiān)局,他當了多年的安全股長,他跑遍了全縣各類工礦企業(yè),為了全縣人民的安危而奔波著。
豐富的生活閱歷和長年在基層安全工作上的摸爬滾打,練就了他“安全通”的本領。2004年4月10日夜晚,白元鄉(xiāng)夏堡村一廢品收購點非法處置氯氣罐導致氯氣大量泄漏長達數十分鐘。接到報警后,縣領導及公安、安監(jiān)等部門工作人員陸續(xù)趕到現場展開搶險,迅速將泄漏的氯氣罐拉到村外安全地帶。但,村中情況怎樣?熟睡中的老百姓如何?在場領導束手無策。“氯氣比空氣重,加上天氣無風,氯氣一定在村內大量滯留,直接威脅熟睡中老百姓的生命安全。”胡社功決定到村中查看,剛一進村就感到呼吸困難,情況十分危急。立即返回向在場指揮的副縣長匯報說“撤人比什么都要緊”。最后,全村5700余名群眾安全撤離,避免了一起重大傷亡事故的發(fā)生。
責任逼出來的“安全偵探”
“隱患不能隔夜,發(fā)現隱患馬上落實,這是責任”。這是胡社功常掛在嘴邊的話。平時,同事們沒事就坐在辦公室,而他雙休日、節(jié)假日 從來沒歇過。整天像“偵探”似的到工礦企業(yè)、鞭炮戶等四處“偵察”,東瞧西望到處“找茬”。2004年冬天,有群眾舉報鳴皋鎮(zhèn)小元東村有人在家中非法生產鞭炮,他帶領安全科全體人員到該村組織調查,但當他們趕到現場時,非法生產戶的門都緊閉,院內一片漆黑,隨后趕到的村干部說:“天又黑又冷的,明天再來吧!”他說:“明天再來就沒有現場了,我們既然來了,就要查個清楚,這樣做是對政府負責,對人民生命財產負責”。次日凌晨3點多鐘,鞭炮戶看安監(jiān)局動真格的,只好把門打開,工作人員將現場有關物證依法扣押,并進行了依法處理。
縣青少年宮一進行演出,他就派人或親自去檢查各個安全通道是否暢通,是否有人專管。伊河大橋正在修建,河灘搭了一個便橋,夏天進入汛期后,他非常注意天氣預報,一出現強對流天氣,他就帶隊到伊河便橋查看交通、交警部門的值班情況。
善心造就的“安全使者”
2004年7月14日,群眾舉報,平等鄉(xiāng)馬回營村有3戶炮農在家中非法生產煙花爆竹,胡社功帶領安監(jiān)局工作人員進行查處,并建議公安部門依法拘留。執(zhí)法如山,鐵面無私,是他對工作的負責。但胡社功還是非常重感情的,之后,他親自買食品到拘留所探望被拘留炮農,炮農感動地說:“我們違規(guī)生產被拘留是咎由自取,真想不到你還能來看我們。你的善心感化了我們,回去之后,不干便罷,要干就好好干,決不違法違規(guī)”。
胡社功常說,安全工作是一項“防死杜傷”的善心工作。也正是這種思想支配著他,使他在安全生產戰(zhàn)線一干就是28年。他的執(zhí)著敬業(yè)和對工作的那股“硬勁”,成為伊川縣安全生產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