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僥幸心理:在實際工作中認為嚴格遵守(規(guī)程)制度過于繁瑣或機械,即使偶爾有一些違章行為也不會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在工作現(xiàn)場,一些工作人員貪圖方便,怕辛苦,往往不按制度執(zhí)行,擅自將幾項操作內(nèi)容合并操作,不分項辦理工作票或未等安全措施做好就開工,以及在工作中不使用合適的安全工具就工作的違章行為。
3、偷懶心理: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工作中甘愿當副手,不愿意認真學習專業(yè)知識和操作技能。工作中班長或負責人讓干什么就干什么,當機械人。在工作中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該監(jiān)督時不監(jiān)督,導致少了一道安全防護關(guān)口。
4逞能心理:工作人員在現(xiàn)場工作時,想當然,自以為是,出風頭,盲目操作,認為自己技高一籌,逞能蠻干,而造成事故。
5、幫忙心理:在工作中往往會出現(xiàn)運行人員在操作中開關(guān),刀閘送拉不到位或人手不夠的情況,這時就會請旁邊的檢修人員幫忙,而幫忙者往往礙于情面或有表現(xiàn)欲望,在不了解設備的情況下,盲目地去幫忙操作,而造成事故。
6、冒險心理:在實際工作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一些開工前未能預想到的困難。有些工作人員不認真分析實際情況采取必要措施,而是大膽地去冒險工作,而造成事故。
7、自負心理:在工作中出現(xiàn)故障或異常時,工作人員不是立即停止工作,檢查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是否存在問題,而是自以為是,認定一定是設備存在問題,而強行工作,造成事故。
8、從眾心理:班組里有人違章沒有出現(xiàn)問題,大家就對這樣的違章習已為常,也跟著別人去違章操作,而造成事故。
9、盲目心理:在師父帶徒弟的過程中,師父有習慣性違章行為,徒弟不加辨識,全盤接受,這樣就成為習慣性違章行為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10、好奇心理:在工作中引進一些新設備,新工具,因平時難得一見,處于好奇心理,有些人就會在對設備不熟悉,性能不了解的情況下動手去操作實踐,這樣就極容易發(fā)生意外事故。
上一篇:職工違章的心理分析
下一篇:我國目前常用的電源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