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摘要如何搞好安全生產,如何保證安全生產的長治久安,這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安全現在已經成為我們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已經是一個企業綜合管理水平的體現。本文主要是針對如何控制關鍵環節,從而保證安全生產這一課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關鍵環節安全手段
一、前言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海恩法則”,講述的是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即在每10000起不安全行為中,孕育著3000起被忽視的隱患、300起可記錄在案的隱患、30起嚴重的違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這一起事故,就必須從細節上把這10000起不安全行為控制住。而要控制住每一起不安全行為,就必須找出其關鍵環節并進行有效控制。
二、關鍵環節的內容
關鍵環節從含義上講就是所有工作中最起決定作用的、最關緊要的部分。關鍵環節對于企業而言,就是生產、生活中最危險最關鍵的那些工作。譬如工作中的危險點(或者叫做危險源)就是要控制的關鍵環節,某項安裝工作的起吊就是關鍵環節,而另一項帶電作業的關鍵環節就變成和帶電導線保持安全距離。因此關鍵環節是隨著工作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的。危險點是指事故的易發點、多發點、設備隱患的所在點和人為失誤的潛伏點。對于企業管理來說,關鍵環節主要包括人員、財務、作業、信息、組織績效五個方面。對于安全管理而言,主要是指運行操作、檢修作業中物與人、物與物、人與人之間的不安全因素的管理。因為任何一項工作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因此要首先明確,人是安全工作的主體。
1、認識人是安全管理的關鍵環節。安全管理的對象是人,在企業經營活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人。環境的改變、機器設備狀況的改變、設備的操作與管理,都是靠人來實現的。環境、設備狀況的改變,不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還要靠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來制約,管理與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為文化來實現。
一個企業要在安全管理上達到一個最高境界,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上,要尋找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用人唯賢,提高企業執行力度。必須讓管理行為用規章制度說話,用規章制度規范管理行為,才能保證執行正確、有序和執行有效。企業的一切活動都離不開人。反過來說,人的一切行為都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轉。只要有人作業的地方就存在安全問題。因此,人就是安全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
2、木桶理論。安全管理就象是一只木桶里的水。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決于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最短的那塊木板。而那塊短木板就是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也是關鍵環節。劣勢決定優勢,劣勢決定生死,這是金科玉律。企業整個生產過程都是緊緊圍繞著安全這一主題來開展的,即安全決定企業的優勢和生死,也就是說安全是企業生產中的短板。只有明白這個道理,才能從意識上真正理解控制關鍵環節的重要性的必要性。
三、如何控制關鍵環節
要控制關鍵環節,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人的管理;二是危險點的控制。
人的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就是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各級行政正職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親自抓安全工作,確保安全工作列入本單位的議事日程。企業在各項工作中要處理好安全與質量、效益、進度、多種經營的關系,當發生矛盾時,應首先服從于安全。安全第一,還應體現具有安全“一票否決權”,從而樹立安全第一的絕對權威。
2、預防為主。預防為主要首抓落實責任制。預防為主就是要嚴格落實各級領導、各部門、各類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人人都懂得自己的安全責任,形成安全工作有人做,安全工作有人管,對安全生產實行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真正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徹底消除安全死角,清理安全隱患,確保安全生產。預防為主著重事前控制。預防為主就是未雨綢繆,認真做好事故預想,制定好反事故措施。
3、抓住薄弱點。既然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那么就要善于抓住薄弱點,也就是抓住影響安全的人和物。在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要尋找,從不同的角度對安全工作進行分析解剖,從而自上而下使安全工作得以提高。
4、以身作則。各級領導都要以身作則,“身教重于言教”,這樣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位員工,使企業有強烈的安全氛圍,讓安全信息猶如空氣般充滿周圍,使每位員工都有良好的安全意識,隨時發現異常,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有章可循,賞罰分明。
5、注重培訓。生產大計,培訓先行。提高人員素質,進行必要的培訓無疑是對安全工作最有效的方式。如果我們把每個部門都比做一個木桶,那么部門的每個班組、每個員工就是組成這個木桶的木板。顯然,每一個員工的工作能力和特長客觀上是參差不齊的,而每個班組在安全方面工作也有較為突出的,我們將其做為長板,設法把所有短板向長板看齊,將其成功的經驗進行挖掘、整理、完善和提升,使之標準化、制度化,從而就利用了內部的培訓資源達到提高人員素質的目的,消除和減少了因人為造成的短板。
生產要安全,人員的安全意識和專業技能都要具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有意識卻沒知識,分辨不清哪是危險點;技能出色卻自以為是,同樣危險。進行系統的安全培訓是首要工作且長期性的,正所謂“溫故而知新”。首先,企業要有全面的培訓計劃,樹立安全教育的優先觀,結合實際,針對性的列入年度“安措”計劃,不能放松對每個人、每環節的考核,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考核成績要與獎金掛鉤,獎優罰差;其次,各班組長除鞏固自身水平外,要針對不同能力、不同性格的人員去開展形形色色的學習活動,不要停留在讀讀安全簡報、抄抄安規這樣枯燥的形式,而要思考怎樣去培養班組人員的求知欲,提高大家的學習興趣,不能人云亦云,不懂裝懂,一定要將問題融會貫通,讓員工在工作中真正得到“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根本轉變,這才是對學習深層次的負責。
危險點分析及預控理論是近年來電力安全管理中的新鮮做法,它對預防事故的發生起到了關鍵作用,越來越受到廣泛重視。它主要針對電力作業過程中可能發生事故的地點、部位、場所、工器具或行為等誘發事故的危險點進行分析,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控制措施,變被動防范為主動控制,以確保工作安全。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根據作業實際分析出危險點。主要是對生產中的每項工作,根據作業內容、工作方法、機械設備、環境、人員素質等情況,超前分析和查找出可能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的不安全因素。危險點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顯現的危險點,在工作中很容易發現。一種是潛在的危險點,人們通過想像和經驗難以作出準確判斷,需要科學地進行分析。在開展危險點分析活動中,領導干部和安監工作者要明確自己的職責,不僅僅是監督、檢查、考核,更重要的是指導和服務,要做到四勤(即腿勤、耳勤、眼勤、手勤)。只有決策管理層的每一位管理者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明確自己的位置和應負的安全責任,并做到常抓不懈,企業的危險點分析活動才能深入扎實有效地開展下去。在實際工作中,找準危險點是前提,控制危險點是關鍵,化解危險點是目的。通過危險點分析,可以指明防范的重點,達到安全的目的。這一活動緊緊抓住了“人”這個關鍵因素,是一種由過去的管結果轉變成管因素、管過程的超前預防、超前控制的現代化安全管理手段。企業有效地開展危險點分析活動,把人為的、設備的、環境的、管理的等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消滅在其形成之前,充分地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以達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根據危險點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并在工作中進行實施。在實際工作中,每項工作都存在危險點。事故其實是危險點由逐漸生成、擴大、和發展而造成的。只有落實預控措施,才能達到預防事故的目的。據國外專家統計,300次違章作業約有10%會構成損害事故,其中又有1%構成重大以上事故。因此,要求班組的每個成員必須弄清管轄設備的技術參數和安全狀況及不同時期所存在的危險因素(這些因素集合便是一起事故)。把一個不合格的工人放在崗位上也可以說是把事故隱患放在崗位上,所以,企業職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技術培訓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安全規章制度是安全生產的經驗總結,是職工從事生產活動的行為規范,因此,各級生產人員特別是一線生產工人,必須嚴格遵守。
四、結論
安全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它是每時每刻都需要我們關注的事情。安全工作只有起點沒有終點。要想保證長周期的安全生產就必須控制好關鍵環節,把安全工作時刻抓緊、抓實,切實做到“警鐘長鳴”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火力發電廠危險點分析及預控措施》(2002年6月版)
《卓越的高層管理》(2003年5月版)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