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石家莊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104t/a汽、柴油加氫精制裝置順利開工、投產。由于該加氫裝置已完全滿足生產任務,公司決定將原有的60×104t/a加氫裝置改造為催化重汽油選擇性加氫脫硫裝置。裝置改造成功后,可處理重汽油32×104t/a,處理后汽油硫含量將有較大幅度降低,可完全滿足歐Ⅱ質量標準,是一項環保改造項目。
為了使整個改造工程安全、如期完成,我們進行了HSE管理,通過預先運用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以及環境因素識別,辨識出改造施工過程中風險度較大的危險源以及重要環境因素,制定相應的安全措施,確保了裝置改造過程的施工安全。
1 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工程概況
根據工藝的要求,本次改造后的流程基本沒有變化,增加一套緊急停車控制系統ESD。中控室部分和DCS控制系統利舊不變。原裝置的儀表需要更新的,其型號均和過去保持一致。主要設備大部分都利舊,這些設備必須按照《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的要求進行檢驗,滿足要求后方可使用。因操作條件改變,此次新增一臺重汽油產品水冷器(E-305),增上一臺原料泵(泵301/3),原有的控制閥和手閥控制改為完全自動控制,工藝管線做相應的改動,催化劑進行更換。此工程吊裝、動火交叉作業頻繁,參與作業人員多,西臨正在運行的100×104t/a加氫裝置,其穩定系統、含硫污水線、汽油線及汽油不合格線、污油線,高低壓酸性氣線、放空線、循環水線運行的100×104t/a加氫裝置正在使用,給運行裝置的安全生產和施工帶來很大的困難。
2 裝置常規檢修和改造過程中危害識別和環境因素識別
2.1 運用HSE管理方法開展風險評價
在施工前期,我們遵循科學性、系統性、綜合性、實用性的原則對PSA裝置拆除和恢復過程中的危害和環境因素進行了識別,評價人員盡可能全面地識別危害因素,確保施工安全,從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有害作業環境、管理缺陷4個方面采用JHA(工作危害分析表)、SCL(安全檢查表)及環境因素識別分析方法分別對施工的具體作業活動、設備設施、環境因素等進行了詳細全面的分析,從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保證了裝置改造的安全施工和運行裝置的平穩運行,同時有效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
2.2 危害因素識別具體情況
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工程主要的大型作業包括:動火作業、吊裝作業、破土作業、進容器作業。我們采用工作危害分析表和安全檢查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危險源辨識,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施工作業風險評價(R≥10)危險源清單
序號 |
危險源名稱 |
主要后果 |
可能性L |
嚴重性S |
風險度R |
1 |
裝置改造動火時未落實好安全措施,消防器材無法正正常使用,動火人不定點、定人、定證,動火作業結束現場不進行檢查留有余火,動火過程不執行“三不動火”規定 |
火災事故,運行裝置停工,人員受傷,財產損失 |
2 |
5 |
10 |
2 |
進裝置車輛防火帽佩戴不規范;油罐車接地不規范;拖拉機、工程翻斗車、機動三輪車不熄火;無證駕駛、機動車不按規定路線行駛 |
車輛進裝置后遇可燃氣著火爆炸;設備損壞 |
2 |
5 |
10 |
3 |
吊裝設備和管線時不執行吊裝方案,砸壞運行裝置管線,物料泄漏 |
人員傷亡,運行裝置停工 |
2 |
5 |
10 |
4 |
機動車或卸下設備和管線堵塞消防通道或應急通道 |
延誤火災撲救,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 |
2 |
5 |
10 |
5 |
作業過程中100×104t/a加氫裝置出現異常泄漏 |
動火、進車作業發生火災或爆炸事故發生 |
2 |
5 |
10 |
6 |
裝置檢修改造進容器作業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作業人員違章作業 |
人員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
2 |
5 |
10 |
運用多因子評價法進行環境因素識別,識別結果見表2。
表2 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施工作業環境因素評價表(總評分≥8)
序號 |
環境因素 |
環境影響 |
總評分 |
1 |
裝置檢修、改造期間蒸汽吹掃,廢氣排放 |
污染大氣 |
8 |
2 |
裝置檢修改造期間退油時污油排放 |
污染水體、土壤 |
8 |
3 |
裝置檢修期間改造蒸汽吹掃含油污水排放 |
污染水體 |
8 |
4 |
工業固廢排放 |
污染水體、土壤 |
8 |
5 |
反應器催化劑更換,廢催化劑排放 |
污染水體、土壤 |
10 |
3 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風險和環境因素控制措施
3.1 保證100×104t/a加氫裝置的平穩運行
100×104t/a加氫裝置的平穩運行、安全生產是32×104t/a加氫裝置施工作業安全的關鍵和保證。為此,車間嚴格落實安全措施,確保裝置操作平穩。加強工藝控制,不超溫、超壓;在施工用火期間,加強裝置現場的監督檢查,對裝置出現的缺陷及時進行處理,避免裝置內跑冒滴漏的發生;加強崗位的巡回檢查,并派專人在2小時正常巡檢的基礎上,增加巡檢次數,每1小時至少對施工與生產結合部位的環境進行檢查,并作好刻錄,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組織好車間各崗位內部的上下協調和聯系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解決,避免事態擴大,確保生產安全和施工安全;遇有緊急情況時,及時報警,通知施工現場停止動火作業;車間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制定裝置應急預案,并組織職工學習,提高職工處理突發事故的應變能力。
3.2 施工現場的風險控制措施
3.2.1 對施工管理部門和施工單位的安全管理
a)施工現場必須配備足量的滅火器、石棉布、消防蒸汽等消防器材。施工單位要成立施工安全組織管理體系,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對施工人員進行施工前的安全教育,增加其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
b)施工現場嚴格執行用火、破土、臨時用電的管理規定,在100×104t/a加氫裝置和原60×104t/a加氫裝置穩定系統區的施工動火全為一級動火,節假日期間升級。
c)進行大型設備的吊裝作業時,施工單位必須按照國家標準規定對起重機械進行安全檢查,嚴格執行集團公司《起重作業安全管理規定》,起重指揮人員、司索人員和起重機械人員屬于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有《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在采用兩臺或多臺起重機吊裝同一重物時,施工前必須使所有參加施工人員清楚地了解吊裝方案、起重的周圍情況、起重機械與地面的固定或枕木的設施情況,劃定不準閑人進入的危險區并派人作好監護。整個施工過程必須嚴格執行吊裝方案,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d)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方案的同時還要編制施工安全措施,吊裝運輸、安裝大型設備時,首先進行危險性預分析,編制施工預案和安全措施。
e)由施工單位向有關部門和有關生產車間進行工程施工交底,與會人員審議施工單位的施工方案、施工安全管理辦法和施工安全措施。
3.2.2 嚴格執行票證制度
檢修改造作業中,凡是動火、進車、進設備、破土、高處作業一律辦理相應的許可證。
3.2.3 施工現場工藝安全措施
a)把好裝置管線氮氣置換、吹掃關。
b)把好裝置堵盲板關,欲動改的設備、管線必須與運行或有物料系統隔離,根據管道的口徑、系統壓力及介質的特性,使用有足夠的強度的盲板,盲板兩側均應有墊片。做好盲板的檢查登記,對所加盲板處用盲板旗進行標識。
c)把好工業下水系統及其相關系統的安全處理關,在完成了裝置吹掃、置換等工作后對裝置內的地面、明溝內的油污進行清理,封蓋裝置內及周圍的所有下水井和地漏。
d)強化直接作業環節的安全管理,每次動火作業前都對設備和管線內外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氣體分析,對動火設備和管線的隔離、可燃物的清除以及地井、地溝、下水井的有效封蓋等情況進行檢查確認,對危險較大的吊裝作業,施工單位應制定專門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3.2.4 施工現場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檢查監督
安全檢查是發現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的主要途徑。車間安排進車和動火監護人,車間安全技術人員每天在施工單位動火前和施工過程中,嚴格檢查防火區內周圍環境的安全狀態,如有影響動火的問題立即通知施工單位停止運火。施工單位卸下來的設備和管線要擺放整齊,且不影響100×104t/a加氫裝置的正常生產和應急準備,現場通道和消防通道要暢通無阻,監督檢查涉及到施工現場的每個方面。
3.3 人員的安全教育
進行施工人員車間級安全教育,介紹現場的工藝狀況及安全規章制度,介紹應急程序及事故處理,教育施工人員服從崗位及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嚴格施工紀律,杜絕三違施工。對所有施工現場落實的安全措施,未經安全部門的同意不得隨意更改、變動和損壞。施工人員施工期間發現異常和可疑情況及時向崗位監護人匯報并停止作業。
3.4 環境保護
施工現場修建了廁所、休息室,對環境污染較嚴重的廢棄保溫棉、防腐材料、廢催化劑進行定點存放、回收;容器堿洗殘液中和后,申請安環部門指定地點排放;配備充足的干粉滅火器,用干粉滅火器代替1211滅火器;裝置吹掃、置換密閉進行,采樣達到排放標準后,再向大氣排放。
4 結束語
通過對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施工實施HSE管理,確保了100×104t/a加氫裝置的安全生產和32×104t/a汽油加氫裝置改造的安全施工。各單位的各崗位人員認真履行HSE職責,各項安全措施提前制定,實現了全過程的安全監控管理。施工過程未發和任何事故,保證了裝置安全施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天然氣工程管理模式與安全控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