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電站,作為電網的心臟,安全運行尤為重要。而變電站運行工作的特殊性容易造成運行人員對工作的心理疲勞和精神厭倦,用單純、簡單的制度來約束員工容易引起情緒抵觸。怎樣最大限度克服變電運行的不安全因素,提高變電運行這種特殊站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作為一名變電站班組值班員,在此談一些體會和看法,供大家學習交流。
一、目前影響變電站安全管理的因素
1、積極因素。近年來電力企業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在實踐中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安全管理機制,安全管理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意識明顯增強、安全技能也有所提高,為推進人本化管理創造了良好的大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2、消極因素。目前存在的以罰代教現象,使職工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加劇,挫傷了職工保安全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太多,變電站應付各種上級的檢查太多,變電站職工在本職安全技術、安全生產之外付出的時間太多,班組幾乎處于疲勞作戰之中。此外,職工的安全意識仍存在差距,執行標準化作業的內動力不足,管理者盯得緊,干得就標準一些,檢查少、管理松時,就存在求快圖省事的違章現象,沒有真正做到“我要安全”、“我會安全”。
二、關于改善目前變電站狀況的對策
在變電站推行安全生產人性化管理。將以制度為本與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結合起來,在工作中重視職工自身價值,引導職工樹立全新安全理念,養成良好的安全生產習慣,增強職工保安全的內動力,這是提高變電站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1、積極探索人本管理新模式
在實施安全生產以人為本管理的過程中,應本著人性化管理原則,對現有的規章制度、作業方法、考核標準等進行一次認真梳理,及時修訂、統一和充實完善,使管理制度從約束人向激勵人轉變。改進安全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切忌使用粗暴手段訓斥職工,注重培養職工安全生產的良好習慣,把職工執行規章制度與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有機結合起來,提升職工保安全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2、尊重變電站員工的個人價值
企業管理者必須承認和尊重員工的個人價值,取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要努力打破在任用和分配上存在的三種片面傾向:一是以學歷論英雄。二是論資排輩,按工齡定崗。三是以身份定才能。由于歷史和體制的遺留問題,目前現狀是不同身份員工的機會也不同,這些條條框框挫傷了生產骨干的積極性。要給工作出色、技能突出的員工機會,盡
量少摻雜學歷、資歷和出身因素,讓真正能干的在合適的位置發揮自身價值。
3、完善激勵機制
有效的激勵能調動變電站員工的積極因素,但要注意激勵效應,不能只做老好人,避免由于激勵不當而造成員工心理上的淡漠感和不平衡,產生零效應和負效應。激勵機制應體現公平、公開、公正宗旨,真正讓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使員工心服口服。要把變電站的所有工作列入激勵范圍,體現多勞多得,少勞少得,干好干壞不一樣;克服那種只扣不獎的考核辦法,及時表揚先進,鞭策落后,在站內形成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促進變電站管理水平提升。
4、責任、義務和權利分明
電力企業職能管理部門要客觀對待變電站的工作,對待失誤或錯誤,應洞察、明確事情的“內因”和“外因”,功過分明,一視同仁,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規定,誰的責任誰負,切忌不分青紅皂白,片面的一棒子打死,責任一味往下推,全部失誤、錯誤讓變電站承擔,挫傷變電站員工的整體自尊心,失去和諧、公正的氛圍,影響變電站的安全運行。
5、要為員工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環境
變電站地理位置大都相對偏僻,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單調,供電企業要以“創一流”和標準化站所建設等活動位載體,在硬件設施方面加大對基層投入,建設學習、娛樂和休閑的場所,增強職工的歸屬感。在安全生產條件方面,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或行業規定配備安全工器具、安全設施等。同時,借助“創衛”、“創園”等工作,盡可能對變電站的綠化、布局進行完善,達到環境優美,從視覺上消除運行人員的乏味感、枯燥感,降低運行人員長時間呆在固定地點產生的煩躁。在精神氛圍方面,積極創造有領導的關心,同志間的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互相照顧等等和諧、溫馨氛圍。只有這樣,值班員才會真正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感受到工作的樂趣,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
6、推行科學化管理,推進變電站安全文化建設
在適合變電站工作需要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舉辦安全培訓和開展安全文化征文等形式,積極營造變電安全生產氛圍,構建變電站安全文化。或以行業網站、內部刊物、QQ群等為載體,加強員工間的交流和溝通,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讓廣大員工把這種文化植于心、健于行,并在這種獨特企業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我要安全”的意識。另外要加強實用技能培訓,邀請知名專家、教授、技術能手對變電運行人員進行“兩票三制”、“安全工用具”、“保護裝置應用”等知識的培訓,增強職工安全技能。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上一篇: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下一篇:小水電站班組安全管理之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