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一名生產管理人員,每次觀看“5.22”事故錄像片后,心里便久久不能平靜,深深感到,不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業務素質差,安全知識缺乏,監護不到位,寶貴的生命就會不知不覺在自己或他人的疏忽中失去,不能不令人痛心。
一切生產活動都源于生命的存在,生命對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如果失去了生命,其他一切都將無從談起。在痛定思痛之后,也給我們以更多的警示,保證安全的前提必須要從自己做起,從點點滴滴細節做起。
每一個剛進廠的新員工,安全培訓時都會學習“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這是一種安全理念,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強調的只是個人主義和自律行為,多少有些“各掃門前雪”的自律與他律的結合。
安全理念的核心思想是人,在倡導“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在做到“三不傷害”前提的同時,增添“保護他人不受傷害”一條職責, 是最恰當不過了,更體現了一種團隊意識。因此,“四不傷害”這一安全理念也就自然成為我們安全生產管理的核心內容。
“保護他人不受傷害”,雖然僅僅平添了8個字,但現實意義和作用可謂非同尋常。它是在你做好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監督、關注別人崗位有沒有隱患,違章等,體現一種相互幫助的精神。“三不傷害”的側重點是要管好“自己”——自己不傷害別人,別人不傷害自己,自己不被別人傷害。也就是說,在實際工作中,只要保證自己的安全,從而就能夠做好安全。而增加的“第四不傷害”側重點是要管好“他人”,換句話說,自己就有了更多的主動性,能更好的融入整個集體中,監督和制止他人不受傷害的善良動機和果敢魄力,主動擔負起關心愛護他人的責任和義務。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四不傷害”?我認為:首先,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精湛的業務技能,牢固的安全意識;其次,各級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要有“四心”即“愛心、耐心、細心、狠心”。 “愛心”,就是要有一顆仁愛之心,安全管理的核心就是要以人為本,注重勞動者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所以,必須把關愛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以仁愛之心去關心員工,克服那種一切以生產為中心而漠視了人的生命的野蠻做法;應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生命價值。 “耐心”就是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鍥而不舍的精神,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安全的各項法規及規章制度,提高每一個管理者和員工的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使其熟知安全生產規程和管理預防措施,切實做到員工如何保護自己,管理者能實施真正有效的管理,從根本上杜絕事故的發生。 “細心”就是要經常深入基層檢查發現整個生產過程每個環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防范措施,同時堅決杜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把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生產的全過程,在不安全的情況下絕不允許生產。“狠心”就是要嚴格執法,當好“黑臉包公”,對事故責任人,要嚴肅處理,不能當老好人,要做到處理一個教育一片,要突出和強化安全管理的權威性,使每個人都能自覺遵守安全生產各項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由被動管理向人人自覺參與管理轉變。 再次,充分發揮班組長的作用。安全規章制度主要靠班組長來檢查、督促、執行,班組長既是本班指揮的一把手,更是本班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不僅要發揮組織生產的職能,更重要地發揮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職責,帶領全班人員執行規章制度,搞好安全生產。最后,利用各種形式和方法加大安全培訓的力度和考核力度,使得每位員工真正做到我要安全,人人都能做到“盲人提燈” (一位盲人晚上提著燈籠走在街上,有過路人問:“你自已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呢?”盲人回答說:“我提著燈籠是為了讓別人能夠看到我,不會撞到我”。啟迪:盲人之聰就是因為他有高度的自我防護意識。)
細察曾經發生的安全事故,認真剖析起來,不乏是因為發現別人在違章作業時,抱有“事不關己”的態度,沒有及時制止,這些都是沒有保護他人不受傷害的表現。之所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監督人員的思想深處缺乏足夠的保護他人意識所至,從而讓違章現象在眼皮底下從容而過。第四不傷害,“保護他人不受傷害”,實質就是一種“監督”,就是要求我們看到危害安全生產的違規行為再不能礙于情面說不出口,再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觀念。而對于違章者來說,千萬不能再有“狗捉耗子多管閑事”的錯誤想法,也許正是由于安監員或同事的一句提醒,才使得你的生命得以繼續。
有這樣一條安全宣傳標語,“一人把關一人安、眾人把關穩如山”,這正是“四不傷害”這一安全理念的最好詮釋。
上一篇:從根本上提高安全生產管理
下一篇:班組長抓安全應增強三種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