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礦山屬于國家確定的五大高危險行業(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之一,國家對其實行嚴格的安全行政許可,相應地,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國家也有嚴格的規定。
一、非煤礦山的定義及特點
非煤礦山是指除煤礦(含石煤)以外的所有金屬和非金屬礦山,包括:金礦、錫礦、銻礦、鉛鋅礦、釩礦、鈾礦、銅礦、鎢礦、石灰石礦(場)、建筑用砂、花崗巖礦、螢石礦、磚瓦粘土場以及石油、天然氣等。
本文所稱非煤礦山未包括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以及勘探等,主要指各種金屬和非金屬礦山。
非煤礦山分為露天礦山和地下礦山。露天礦山如采石場、花崗巖、大理石、石英礦等,開采系統較為簡單,主要生產系統有開采現場和碎石場,生產工藝過程一般為鑿巖—穿孔—爆破—鏟裝—運輸—破碎—產品;地下礦山開采礦種較多,有金礦、銅礦、鐵礦、鉛鋅礦、釩礦、鎢礦等,生產系統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有開拓、采準、切割、回采,涉及到鑿巖、爆破、通風、運輸、供電、供排水、除塵等。
我國非煤礦山的特點是種類繁、規模小、戶數多、分布廣、基礎差。針對我省非煤礦山,也具有此特點。我省絕大多數非煤礦山屬私營小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基礎條件差。
礦山生產系統是一個“人—自然—機器”系統,而不是一般的“人—機”系統!白匀弧卑ǖ膬热葺^多,通常有礦山環境、礦山地質構造、礦體產狀、礦石儲量、礦巖特性、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氣候條件等。自然系統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即就是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人們對其認識仍然是模糊的,這就決定了礦山生產有很大的不確定因素。如尚未查明的地質情況、氣候條件、水文及工程地質條件等。
二、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
1、安全評價導則
非煤礦山安全評價依據的評價導則有《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安全預評價導則》(AQ8002-2007)、《安全驗收評價導則》(AQ8003-2007)以及《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導則》(原國家安監局安監管技裝字[2003]93號文)。
上述三個評價導則在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預評價和安全驗收評價中均采用;而非煤礦山安全現狀評價則依據《安全評價通則》(AQ8001-2007)和《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導則》。
2、安全評價內容
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內容一般包括:非煤礦山安全管理對確保礦山安全生產的適應性;核實檢查礦山井巷、地下開采、露天開采、提升運輸、通風防塵、尾礦庫、排土場、炸藥庫、防排水、防滅火、充填、供電、供水、供氣、通訊、邊坡等場所及設備、設施的情況是否符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的要求;進行礦山重大危險、有害因素的危險度評價;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對策措施及建議。
非煤礦山安全評價內容按其性質也可分為軟件系統和硬件系統。軟件系統指礦山安全管理系統,主要分析評價安全管理對礦山安全生產的保障程度。安全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安全管理人員的配備、特種作業人員以及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建立與實施、各項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崗位安全操作規程的建立與實施、安全生產經費的投入情況、事故應急管理情況(包括事故應急預案的建立、實施、演練、修訂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國家法律法規所規定的內容,要求礦山企業必須設置或建立的,這也是礦山安全評價的主要內容之一。
非煤礦山的硬件系統主要包括生產場所、設備設施等。露天礦山的采場、排土場、爆破器材庫、碎石場、電氣設備設施以及各種碎石的機械設備設施(如顎式破碎機、振動篩等);地下礦山的各種巷道、工作面、工業場地、排土場、尾礦庫、通風設施、提升運輸設施、排水設施、防塵設施、供電設施等。
礦山的生產場所和設備設施是礦山安全評價的重要內容。檢查評價其對國家法規、標準規范的符合程度,能否滿足國家法規、標準規范的要求,能否滿足礦山安全生產的基本要求。
3、安全評價特點
非煤礦山行業所特有的危險有害因素有: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火藥爆炸、中毒和窒息等。
非煤礦山項目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危險性以及不確定性等因素,從而決定著其安全評價也具有類似的特點。
。1)復雜性
非煤礦山尤其是地下礦山,其生產系統較為復雜,涉及爆破、運輸、供電、通風、供水、排水、除塵以及尾礦處理等生產環節,生產處于動態的變化中,隨時可能出現新的情況,嚴重影響到礦山的安全生產。這種生產系統的復雜性必然帶來安全評價工作的復雜性。
安全評價中,要首先分析辨識清楚礦山所具有的各種危險有害因素,尤其是每一個礦山所特有的危險有害因素,重要生產場所、重要作業崗位、重要設備設施等所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其可能導致的各種事故類型以及誘發條件,事故后果等;其次針對關鍵性、重要的的危險有害因素展開全面系統的分析評價,確定礦山生產系統的安全保障程度;最后,根據分析評價的結果,針對性的提出礦山生產過程中的安全對策措施和建議。
。2)不確定性
正常情況下,礦山生產系統處于不斷變化過程中,生產過程中隨時可能出現新的問題、新的情況。尤其是在各種地質情況、氣候條件、水文及工程地質條件等尚未明確的情況下。因此,安全評價也就有著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如何對礦山生產過程中不確定性因素的分析和評價就成為安全評價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需要安全評價專業技術人員積極探索、認真研究。
4、安全評價原則
。1)系統性
非煤礦山尤其是地下礦山生產系統的復雜性,要求安全評價工作必須以系統的觀點,采用安全系統工程的方法,對礦山整個生產系統進行認真的分析評價,切勿輕此重彼,更不可漏項,以免造成安全評價結果的偏離或錯誤。
。2)針對性
非煤礦山項目的安全評價強調系統性的同時,更要注重針對性。非煤礦山項目因受自然環境、地理條件、氣候條件以及水文地質條件的影響較大,因此不同的礦山具有不同的項目特點。根據不同礦山項目的具體情況,展開針對性的安全評價。尤其是礦山項目本身特有的重大危險有害因素,更應作為分析評價的重點。
。3)預測性
非煤礦山生產過程中的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給礦山安全生產帶來潛在的影響,潛在的不確定性因素一旦爆發,很有可能導致礦山生產安全事故,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因此,針對礦山生產系統的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展開分析和評價,就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由于礦山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具有潛在性,因此,只能根據礦山的具體情況以及各種技術文件資料,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進行分析、預判,以判斷其未來的發展趨勢、發生的可能條件以及可能導致的事故后果等,從而為礦山安全生產提供正確的對策措施和建議。
三、安全評價工作中常見問題以及對策建議
非煤礦山建設項目安全評價工作常見問題,概括起來有如下幾種。
1、對項目基本情況未吃透,導致評價漏項或錯誤
非煤礦山建設項目本身所具有的復雜性、危險性以及不確定性,就決定著其安全評價工作的復雜、艱巨。因此,如果沒有豐富而扎實的地質、采礦、通風等專業技術以及安全評價原理、評價技術的熟悉和掌握,就無法掌握礦山的基本情況和相關技術資料,也就無法有效的開展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吃不透項目何談進行安全評價!如露天礦山,不懂得中深孔爆破技術,或對邊坡穩定性分析未掌握;地下礦山,對各種采礦方法不熟悉、通風方式不理解等,就無法對礦山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怎可能進行正確有效的安全評價。
造成此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安全評價人員的礦山專業技術不過硬,專業知識一知半解,或者是唯有書本理論,而缺乏實踐經驗。因此,不斷提高安全評價人員的專業技術就成為做好安全評價工作的關鍵。
2、礦山基礎條件差、技術資料缺乏,安全評價舉步維艱
目前,大多數的非煤礦山具有規模小、基礎條件差的特點,再加之過去國家對非煤礦山的管理較松,好多礦山企業未按照國家規定進行礦山地質勘查、設計等專業技術工作,造成礦山企業缺乏地質資料、無設計,盲目開采。此種狀況,在開采多年的私營老礦山企業表現尤為明顯。礦山企業的這種狀況導致安全評價工作無法或者很難開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此種問題隨著國家對非煤礦山企業安全監管的越來越嚴,將大為改觀。
3、針對非煤礦山的安全評價方法較少
目前,我國安全評價工作中現用的各種安全評價方法,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大多源自國外,引進消化為我用。各種安全評價方法或者具有通用性(如安全檢查表、事故樹、預先危險性分析等),或者重于石油化工方面(如道化學火災爆炸指數法、蒙德法等),而專門針對非煤礦山的安全評價方法卻很少,尤其是定量的安全評價方法更是缺乏,這對開展非煤礦山的安全評價極為不利,未能充分發揮安全評價應有的作用和意義。
因此,開發專門針對非煤礦山的安全評價方法就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此應成為各安全評價機構、礦山科研機構以及社會各種礦山專業技術力量的迫切之舉。
總之,非煤礦山建設項目有著不同于其他高危險行業建設項目的實際特點,因此,針對非煤礦山建設項目的安全評價,必須從專業技術、礦山實際以及礦山安全評價原理及技術等方面,認真負責的做好安全評價工作,為非煤礦山的安全生產提供技術保障。
下一篇: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