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不斷加大農村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力度,創新農村環保新機制,農村環保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例如,寧夏加大政府投入,大力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農村“臟、亂、差”環境面貌明顯改善,百余萬農民直接受益。尤其是建立了農村環保專項資金投入制度,實行以獎促治、以獎代補,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更為全國各地探索農村環保新道路提供了經驗借鑒。
農村環境保護事關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事關農村以至于整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目前各地都在積極推進農村環保工作,但是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中環保投入不足、環保投融資機制不暢、資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尤為突出。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當務之急是積極探索創新農村環保資金投入、使用和管理辦法,逐步建立農村環保長效機制。
實施以獎促治是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善農村環保投入機制的有效手段。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從資金和政策上加大了對農村環保的支持力度,同時,改變了資金投入方式,實施以獎促治、以獎代補、以獎代投等措施,強化環保資金使用績效,取得了較好效果。建立以環境整治成效為導向的投入機制,首先,可以避免一些地方、部門截留、挪用項目資金辦別的事,或者資金花了事卻沒有辦好的現象,確保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其次,對于農村環保目標任務完成好的地方給予獎勵,可以促進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力度,可以帶動地方對農村環保的資金投入,充分調動基層政府和農村群眾的積極性,實現農村環境綜合治理的良性循環。
實施以獎促治,必須加強對農村環保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評價與考核。對農村環保績效的考核關系到環保資金的分配和資金的使用效益,關系到能否激發基層政府整治農村環境問題的積極性、創造性。各地各部門首先必須制定合理的考核評價標準和制度,對農村污染治理、生態保護的成效進行認真評估,體現獎優罰劣的原則;其次,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對農村環保資金使用的績效評價和監督檢查,確保資金真正投入到環保項目上,解決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突出環境問題,使農村環境不斷得到改善。
我國農村地域廣闊,經濟發展水平高低不一,生態條件和環境問題復雜多樣,環保工作任務艱巨繁重。各地、各部門要把農村環保放在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不斷創新農村環保體制機制,探索農村環保工作規律,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治理,改善農村環境,使農村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