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垃圾廠污染導致莫名紅疹 無奈村民再堵廠門

2009-04-03   來源:大河網    |   瀏覽:    評論: 0    收藏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侯寨鄉張李垌村村民說,自垃圾處理廠開設后,很多人身上長出莫名的紅疹

 
一條長100多米、寬3米的垃圾帶突現鬧市的西里路

 
垃圾廠附近臭味熏人

  “怎么垃圾又堆道路上了?”4月2日,一條長100多米、寬3米的垃圾帶突現位于鬧市的西里路,過往市民紛紛掩面繞行。

  而記者采訪時發現,一方面,環衛公司的某負責人稱,因位于二七區侯寨的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廠被附近村民堵門,導致市內環衛中轉站不堪重負,滿城垃圾“無處可去”。

  而在垃圾廠的所在地,張李垌村村支書李延林無奈地說,已經5年了,垃圾臭味都沒有好好解決,村民整天生活在惡劣的環境中。更讓村民無法接受的是,領導來檢查了,臭味就沒有了,領導一走,村民只有天天生活在惡臭中。村民發問:“城里人嫌臭講究環境,俺們就不嫌棄了?”

  [現場]

  鬧市街頭,突現百米垃圾帶

  4月2日上午9時20分,記者趕到人民路與西里路交叉口的垃圾堆放現場,一下車,一股臭氣便撲面而來。此時,西里路與人民路交叉口西100多米的機動車道上,堆滿剩菜、果皮、磚瓦石塊等生活、建筑垃圾,形成100多米長、3米寬、半米多高的垃圾帶。路人紛紛掩面疾走,車輛只得繞道而行,沿街商鋪店門緊鎖,暫停營業。

  一輛壓縮車停在路口,8名環衛工人正揮锨急鏟。“今天凌晨4點多,掃街的環衛工人發現了這些垃圾,我們調配人手車輛,馬不停蹄地從8點多干到現在,還剩這么多!”金水區環衛清潔一公司的趙副經理說。

  “垃圾是誰倒的?人民路垃圾中轉站的清運工!”趙副經理直言。“為啥?你們到侯寨垃圾處理廠去看看,村民們把路堵死了,不讓垃圾車進,市內的中轉站都快被撐爆了!”

  隨后,記者走訪了附近的兩處環衛中轉站。中轉站的垃圾清運人員指著兩個滿滿的垃圾箱,發愁地說:“從前天開始,垃圾車咋出去還咋回來,垃圾沒地方卸,俺也著急!”

  4月2日下午1時許,連午飯都顧不上吃的環衛工人們終于把路面清掃干凈。“足足裝滿3輛壓縮車,侯寨進不去,只能運到滎陽電廠處理了。”趙副經理說。

  [背景]
  
  “垃圾門”事件,村民年年上演

  “這種事,年年有。”昨天上午,記者撥通鄭州市市政局環衛處一負責人的電話,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領導直言,“今年的事剛剛開頭!”

  據環衛處工作人員介紹,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廠位于二七區侯寨鄉張李垌村附近,于2005年10月試運行,廠區內設堆肥處理場、衛生填埋場和垃圾滲濾液處理系統,平時,每天有四五百輛垃圾車從市區駛來,平均每天處理2000噸。而目前這座垃圾處理廠是鄭州僅有的一個正在運行的專業處理廠,鄭州市的絕大部分垃圾都運到這里。

  記者查詢本報報道發現,2008年7月16日,本報A04版曾以《數千噸垃圾堆上鄭州街頭》為題,整版報道了張李垌村村民因不堪忍受垃圾異味,堵住垃圾處理廠大門,導致垃圾車無法進入,環衛中轉站癱瘓,數千噸垃圾堆上鄭州街頭。后經環衛處、二七區政府、侯寨鄉政府、垃圾處理廠等多部門出面溝通、協商,村民才在堵門的第五天,允許垃圾車進入。而此類事件,在2007年也曾發生過。

  今年3月31日,侯寨鄉張李垌村的村民又一次堵住了垃圾車進入的必經之路。此時距離上次“垃圾門”事件,僅過了8個多月。

  村民為何“堅拒”垃圾車?有關部門的措施為何難以生效?帶著疑問,記者驅車趕往張李垌村采訪。

  [村民]

  市民講衛生,農民就該聞臭氣?

  4月2日上午11時許,記者趕到南四環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廠大門北側,看到七八名村民坐在路邊一臨時搭建的塑料棚里打牌,棚子的旁邊有剛剛燃燒過的火堆,聽到有車輛經過的聲音,他們拿著樹枝到棚外張望。記者的采訪車一停下,村民們就圍了過來。

  “俺是攔那些垃圾車的,不讓往廠里運垃圾,臭死了!”“去年領導就說給俺解決,到現在也沒動靜!”“俺幾代人都生長在這兒,咋能眼看著家被毀啊。”“俺不堵門,也沒別的辦法啊!”村民們七嘴八舌。“你們到村里看看就明白了!”一位自稱周玉琴的大嫂自告奮勇為記者引路。

  路邊的一條小路就是張李垌村的入口,越往村內走,空氣里的臭雞蛋味道越濃,記者在緊閉車窗的采訪車內,仍能聞到刺鼻的氣味。見記者掩起口鼻,周玉琴說:“俺天天在這臭味兒里過日子!現在天冷,三伏天時,蚊蠅到處飛,小孩兒飯都吃不成,直作嘔。”

  3分鐘后,記者隨周玉琴走到村西的一土坡上,從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垃圾處理廠的填埋坑,填埋坑足有5個足球場大小,里面堆滿垃圾,上面有一層薄薄的土層覆蓋。村民房屋參差地“落”在坑邊,最近的不到10米,即便是沒有風刮過,記者在此處站立幾分鐘,就感到難受,一陣風過后,濃重的臭味兒迎面而來,熏得記者頭昏腦漲。

  周玉琴憂心地說,自垃圾廠開設后,很多村民身上長出莫名的紅疹,“俺妞從頭到腳都冒紅點子,癢得受不了,抓得直淌血”。

  “前些日子有人在院里辦婚宴,菜剛端上來,一陣風吹過,大家都不想吃了……”見到記者采訪,村民們紛紛圍了上來。“俺這兒也有2000多口人呢,城里人嫌臭講究環境,俺就不嫌棄了?俺也有下一代啊!”村民們感慨。

  [疑惑]

  領導檢查時,怎么聞不到臭味

  “俺可奇怪,為啥上級領導一來檢查,這垃圾廠就不臭了?”采訪中,村民李紅麗道出鄉親們的一個疑問。

  李紅麗說,這臭味兒也不是天天有,一年之中,總有那么幾天沒啥異味。“后來,俺才知道,不臭的那幾天,是有領導下來檢查了!”

  村民們說,垃圾廠的工人告訴他們,有一種除臭劑,添加到管道里后,臭味就會變淡。“俺們總不能盼著領導天天來吧。”村民們道出了成串疑惑,“垃圾處理廠有沒有能消除臭味的措施?如果有,為何平日不用?如果沒有,‘那幾天’的變化咋解釋?”

  對此,記者向鄭州市環衛處的于處長咨詢。“建垃圾處理廠時,施工方案是經過環保局和科研部門評議審批的。廠子建成后,環保部門也檢測過,當地的大氣質量是達標的。”于處長反復對記者強調,“各項指數都達標!”

  “可我們去采訪時,也聞到了強烈的臭味。”記者提出。“那只是你自己的感覺!感覺不等于不達標!還是要以達不達標為準!”于處長說。
  
  隨后,記者到垃圾處理廠的辦公區采訪,這里距垃圾填埋區有段距離,院內干凈整潔,保安說領導的車都不在,而廠內電話也無人接聽。

  [結果]

  多家單位協調,10天內答復村民

  “這已經是第五個年頭了,年年都得有一次,唉……”昨天下午,張李垌村村支書李延林在采訪中不斷嘆氣,“廠子離村子太近了,村民們要求要么搬走廠子,要么我們搬走。”

  記者查閱了由環境保護部頒布、自2008年7月開始執行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污染控制標準》,其中要求:“在對生活垃圾填埋場場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應通過對生活垃圾滲濾液、填埋氣體、氣味、蚊蠅等填埋場孳生動物等因素對周圍環境、人群健康及其日常生活、生產活動的影響,確定生活垃圾填埋場和常住居民居住場所、地表水域、高速公路、交通主干道(國道或省道)、鐵路、飛機場、軍事基地等敏感目標之間的距離,合理確定防護距離,作為規劃控制的依據,盡量避免可能發生的爭議,保護城鄉居民健康和環境安全。”但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廠建造時,該《標準》尚未發布。

  4月2日,鄭州市環衛處、二七區政府、侯寨鄉政府和鄭州市綜合垃圾處理廠的負責人都趕到張李垌村協調此事。

  “我們多方做村民的工作,不管咋樣,得先說服鄉親們把路讓出來,讓垃圾車進廠!”李延林說。

  4月2日晚上7時許,記者再次撥通李延林的電話時,他欣慰地說:“鄉親們已經回家了!”李延林說,市、區、鄉領導許諾,就村民提出的兩個要求,在10天之內給予明確答復:一是免費為房屋位于垃圾廠方圓500米以內的村民做體檢;二是為村民在外租房,按政策提供一定的過渡費。具體是村民搬遷,還是垃圾廠搬遷,10天內將會有答案。

  “希望這次鄉親們的期望不再落空。”李延林說。F

  線索提供王先生新聞熱線65766666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州市| 鲁山县| 鹿泉市| 安远县| 荔浦县| 焉耆| 全州县| 定边县| 乌兰县| 潜山县| 泗水县| 兴仁县| 陇南市| 连南| 邹城市| 富顺县| 黑水县| 九龙县| 平江县| 道真| 竹北市| 基隆市| 洛南县| 湄潭县| 上林县| 遂平县| 许昌市| 张家港市| 古田县| 乌兰察布市| 广宁县| 海阳市| 临海市| 博湖县| 独山县| 凤凰县| 虹口区| 江华| 东明县| 永和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