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為確保白洋淀水質不被污染,白洋淀當地政府在實行定期監測的基礎上即將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測,隨時反映水質狀況。
地處河北省安新縣的白洋淀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淡水湖泊,但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受干旱、污染等因素影響,水質急劇下降。經過十多年努力,近年白洋淀逐漸恢復“碧波蕩漾”的景色。其中水質監測作為反映水質狀況的“晴雨表”,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從安新縣環保局了解到,白洋淀水質自動監測站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開工建設,該站位于白洋淀中心區,建成運行后可以實現24小時實時監測,隨時反映白洋淀水質狀況,跟蹤水質變化,對于加強淀區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目前白洋淀水質自動監測站已完成主體工程,預計今年下半年可以投入運行。
現在的白洋淀水質主要實行定期監測,當地政府在白洋淀主淀區確定了8個監測點位,實行旬測旬報機制,并密切關注上游來水,對上游河流入淀口設監測點位,實行半月一測,及時提供水質信息,向上級部門提出防止上游水污染白洋淀的建議。
旅游旺季即將到來,白洋淀景區還將對淀內水質實行重點監測,對景區內的航道加強水質監測,關注水中溶解氧、氨氮等污染指數,及時反饋有關部門,防止出現死魚,維護白洋淀的良好形象。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重點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