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與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據介紹,涉及煤礦安全監察方面的工作,則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的名義實施。
昨晚8點35分,記者聯系到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鐵錘的秘書劉秘書,他告訴記者,他們還在孫家灣事故處理現場,正在調查事故原因,關于“劉國強停職檢查以及國家安監局升格為總局”這兩條消息,他們也是剛剛才從新聞聯播中得知。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研究中心一位專家表示,該決定在春節前已經下文。
“早在春節前,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就已經下文,決定將國家安全生產管理局升格為總局。”昨晚9時,遼寧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一位官員證實,該文件產生的背景是去年10月以后,河南大平和陜西銅川陳家山兩家國有大型煤礦接連發生特大惡性瓦斯事故,死亡人數均在百人以上;今年元旦期間,溫家寶總理前去陳家山煤礦視察,之后,國務院形成這一初步決定,不僅要升格國家安監局,同時專設由總局管理的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全面加強煤礦安全監察工作。無疑,孫家灣特大惡性事故促使了這一決定的對外公開。
分析人士指出,這次跟大平礦難的區別是,大平礦難是事故調查報告及責任報告出臺后才處理了河南省主管副省長,而阜新礦難是對主管副省長直接停職。
安排巨資治理瓦斯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決定,按照企業負責、政府支持的原則,完善國家、地方和企業共同增加煤礦安全投入機制,加快改善煤礦安全生產條件。今年安排30億元基建資金支持國有重點煤礦安全技術改造,主要用于瓦斯治理。各級地方政府也要籌措資金,支持煤礦安全技術改造。并同時要求監督企業履行投資主體責任,提足安全技改費用,并做到專款專用。此外,在煤礦實行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制度。
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有關專家透露,“近期接連發生的煤礦特大事故,幾乎全部是由瓦斯爆炸引起的。”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趙鐵錘此前也明確指出,瓦斯已經成為導致我國煤礦特大惡性事故的“頭號殺手”。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周世寧介紹,我國46%的煤礦屬于高瓦斯礦,瓦斯含量大,煤層透氣性低,不易在開采前抽放,加之地質構造復雜、斷層多、地應力大,采掘時極易發生瓦斯突出現象。
據統計,中國瓦斯事故已占到煤礦事故的80%以上,造成的傷亡占到特大事故傷亡人數的九成。
在中國,采煤機械化程度僅為45%,礦工隊伍很大一部分是文化水平較低、培訓時間有限的農民工,甚至存在井下抽煙等嚴重違章現象。大量人員集中在高度危險的作業環境中,極易發生事故,造成重大傷亡。
預防瓦斯事故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中國在這方面的技術、裝備上欠缺尤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平頂山礦務局總工程師張鐵崗認為,當務之急是不斷加大安全投入,改造通風系統和設備裝備瓦斯抽放系統、監測設備,以及礦井防災救護系統。即使高瓦斯煤礦,只要配套設施齊全,仍可保障安全生產。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透露,國家將采取7項措施大力開展瓦斯集中整治,切實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發生。據專家介紹,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嚴禁瓦斯超限作業、建立運行可靠的監測監控系統、每年核定礦井通風能力,保證以風定產,嚴禁超通風能力組織生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