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理“官股”行動中,湖北黃石市共發現1000多名干部有投資入股礦山情況。截至11月4日,投資人已相繼撤資退股超過1000萬元。這些資金,不僅投向煤礦,也投向非煤礦山企業。
記者昨日從湖北省紀委的一位人士處獲悉,湖北省的礦山企業中,非煤礦企業比較多,這次全國清查官員煤礦撤資退股的行動開始后,湖北省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負責人(中層以上領導)除了從煤礦企業撤資退股外,也要從非煤礦企業中撤資退股。
黃石市從9月29日開始清查工作,鼓勵干部如實自報。到10月31日,黃石市已有254名干部從涉礦企業撤資,金額364.25萬元。這些涉礦人員中,投資入股10萬元以上的有3人,個人最高投資額達50萬元。在黃石所轄的大冶市,還實行紀委常委包片制度,紀委領導干部首先自報撤資。
經過宣傳鼓勵,最終全市2萬多名干部的自報表全部收回,其中有1000多名干部主動填報了有投資入股情況,涉及金額超過1300萬元。截至11月4日,糾正撤資退股已超過1000萬元,剩余部分的撤資退股也在進行之中。
黃石市有關方面表示,目前第二階段清查督辦已經展開,干部填報情況將陸續向社會公示,同時公布舉報電話,歡迎群眾舉報監督。對瞞報或弄虛作假的,一經查實,將采取先停職、再依照相關法規處置。
“非煤礦企業的撤資退股工作開展得相對較晚,但我們會抓緊開展工作。”黃石市一位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據知情人士介紹,這次黃石的撤資退股人員,主要集中在礦山密布的大冶市,以及其他縣市的鄉鎮一級干部。
黃石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的地區,改革開放之初,曾經有部分干部帶頭集資參股開發礦山,對當時搞活地方經濟起到了積極作用。2001年,礦山數量達到2000余個,而實際有證開采的只有700多家,而這700多家有證經營的,大都是有官員入股的礦山。
近年來,隨著礦山企業的逐漸增多,部分不法礦山的事故時有發生。2004年的三個月內,黃石市陽新縣銅礦連續發生數起事故,14人相繼喪生。今年9月,大冶又發生一起煤礦安全事故,造成1死1傷。
安監總局政法司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國務院和國家四部委關于這次撤資退股的文件中,并沒有提到“非煤礦山”,也沒有具體的要求,但是,國家工作人員和國有企業領導不得入股礦山企業,是一直以來的規定。這次國家全面清理煤礦企業,一些地方結合自身的實際采取行動,是值得鼓勵的。觀察人士指出,2004年以來,煤礦安全事故頻發暴露了官煤勾結的嚴重性,但是非煤礦山中的官商勾結也應值得整治。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