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對重傷員進行搶救。
南國都市報4月21日訊 20日中午12點多,在瓊州海峽中水道附近,廣西合浦縣的一艘漁船被一艘貨船撞翻,漁船上的8名漁民全部落入大海。
海南警方和海南省海上救助中心接到報警之后,迅速通知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南海救131”船趕到現場進行搜救。
目前,8名漁民全部被找到,其中,1名死亡,3人受重傷,其余4人安然無恙。
事件回放:
廣西一漁船被撞翻 8漁民落海
據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南海救131”船張船長介紹,4月20日中午,廣西合浦縣的“桂北漁—80266”號漁船出海打魚,該船長30米,寬6米,最大載重量三十噸。當時船上載著8名漁民,其中,年齡最大的53歲,年齡最小的17歲。大約在當天中午12點30分左右,該漁船正在瓊州海峽中水道附近距離海口20海里的水面上正常作業,突然被從對面開來的一艘貨船撞翻,船上的8名漁民被彈了起來,隨即全部落入水中。
在此次事故中獲救的莫先生回想起漁船被撞的那一瞬間,仍然心有余悸。他告訴記者:“當時我們8個人全部落入水中,我的腳被撞得很痛,泡在海水里,身上冷得直發抖,當時我們的心里很害怕,也沒有看清楚那艘貨船的船號。當時我的腦子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能盡快獲救上岸。”
緊急搜救:
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火速營救
據交通部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黃主任介紹,4月20日下午1點30分左右,救助局海口基地分別接到了海南省海上救助中心和海口市110指揮中心的電話,反映漁民落入大海求救一事。救助局立即呼叫當時在瓊州海峽中央位置值班的“南海救131”船,讓該船立即趕赴事發海域營救漁民,同時通知“南海救209”船和南海救助局湛江第一飛行隊做好充分準備,隨時投入營救工作。
張船長告訴記者,當天下午1點45分,“南海救131”船開航,下午3點30分左右,迅速趕到了該漁船的出事地點。等搜救船趕到的時候,肇事的貨船已經不在現場,現場只剩下被撞翻的“桂北漁—80266”號漁船和另外一艘漁船。另外那艘漁船上已經救上來4個人,還有3個人泡在大海中,另有一具尸體漂浮在海面上。“南海救131”船上的救助人員快速將3個人從大海中救起,并將該尸體打撈上來。8位漁民全部被救到“南海救131”船上以后,船上的工作人員對受了重傷的陳某等3人,進行傷口包扎和緊急處理,并給所有的獲救人員找來了一些衣服和棉被等,讓他們保暖。隨即,該搜救船返航,下午5點20分安全抵達海事局碼頭。
行動迅速:
得益于“動態值班待命”搜救方式
黃主任告訴記者,此次營救工作之所以比較迅速快捷,主要得益于南海救助局海口基地的一種新型的救助形式———“動態值班待命”搜救方式。該搜救方式是指,搜救船不是停靠在碼頭,一旦發生了事情再趕赴現場,而是讓搜救船離開碼頭,停在大海中值班。每艘船安排25—27名工作人員,這些人長期在大海中的船上生活和工作,每隔15天,這些船才能上岸進行一次補給,補給時間僅僅一天,然后又要迅速出發,回到大海中的待命位置。從事“動態值班待命”搜救方式的搜救人員比較辛苦,因為他們要常年面臨著大海中的風浪,忍受船的晃動和顛簸,而且船上的生活比較枯燥,吃的東西也不是新鮮的。
但是,這種搜救方式與傳統的搜救方式相比,有著自己特殊的優點,原來的搜救方式,船停靠在碼頭,一旦有事故發生,要經歷“備機———卸纜———出發”這樣三個步驟,而“動態值班待命”搜救方式只需要“出發”這一個步驟,這樣,至少可以節省30分鐘的時間。黃主任對記者說:“運用這種搜救方式,可以更加迅速、便捷,能夠最大限度地、最高效率地救助落難的人員。”
事情進展:
妥善安置獲救者
4月20日下午5點17分,海口市人民醫院120救護車趕到海事局碼頭,“南海救131”船靠岸以后,醫護人員立即將受傷的船員扶上救護車,送到海口市人民醫院治療。據張船長介紹,由于被撞翻的“桂北漁—80266”號漁船,停靠在瓊州海峽中的水道上,會干擾海上其他來往船只的正常通行,他們已經把此事反映給海上交管部門,讓交管部門處理。至于在此次事故中死亡的漁民蘇某,救助局海口基地將和殯儀館取得聯系,將尸體進行妥善處理。
黃主任告訴記者,目前,救助局海口基地已經和廣西合浦縣政府取得了聯系。合浦縣政府將盡快派人來海口,將漁民們接回去。在漁民被接回去之前,他們將給這些漁民提供食宿,并進行細心的照顧。
原因分析:
大連籍貨船肇事
據張船長介紹,他從海事局了解到,這次事故可能是一艘大連籍的貨船,撞到了當時正在海上作業的“桂北漁—80266”號漁船的左后部,造成了漁船翻船,漁民們落入水中。至于該貨船的具體情況,他也不清楚,海事部門正在調查之中。3名受傷者1名頭部和臉部受傷,2名腿部嚴重受傷,估計是兩船相撞時,這3名漁民被貨船撞倒或者是從漁船上被彈起來時導致摔傷;死者蘇某估計極有可能是年齡比較大,落入大海后溺水窒息死亡。此事還需要有關部門進一步調查處理。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上一篇:上海舉行首次天然氣管道斷裂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