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2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在青島召開第十批新職業信息發布會,安全評價師已正式成為國家的一種新職業。
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在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中逐步建立了安全評價制度。安全評價作為現代安全管理模式,體現了安全生產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理念,是實現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工作"關口前移"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國的安全評價工作已經進入了初步成熟的階段,形成了覆蓋生產經營活動各階段,包括安全預評價、安全驗收評價和安全現狀評價在內的安全評價體系。截至2007年9月,全國從事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已達5萬人,形成了一支較為穩定的技術服務隊伍,這些從業人員分布于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他們為安全生產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服務。安全評價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安全評價師這一新職業的設立,將為促進安全評價從業人員業務水平的提高,保障安全評價規范發展,確保《安全生產法》、《勞動法》、《就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從源頭上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減少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發揮重要作用。
安全評價師新職業是隨著我國安全評價工作的深入開展,從業人員不斷擴大,社會各界廣泛認可中逐步形成的,既順應了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工作進一步規范發展的需要,又符合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和鼓勵發展的產業政策,對充分發揮安全評價人員、評價機構的技術支撐作用和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安全評價師新職業經專家嚴格按照新職業評審標準和程序評審,并通過網上公示篩選確定的。國家將組織有關專家制定安全評價師的國家職業標準,開發相應的培訓教材和考核題庫等,作為開展職業培訓和專業能力評價的依據。安全評價師新職業的發布和國家職業標準的制定,對于引導安全評價人員的從業和職業培訓,加強安全評價從業人員的規范化管理,促進從業人員專業能力水平的提高和安全評價工作的發展都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