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淮陰供電公司趙集供電所7名施工人員冒著高溫酷暑,為該鎮小灘村村民嚴東林上馬的秸桿炭生產項目,架設一條400米的400伏專用線路,并將原80千伏安容量調換成100千伏安。該項目從申請、勘察到安裝投運僅用兩天時間,用電無后顧之憂極大地保護當地農民利用秸桿創收積極性,成為當地政府支持節能減排鮮活教材。
今年,當地各級政府在嚴禁焚燒農作物秸桿,提倡秸桿還田和再生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大力宣傳嚴禁焚燒秸桿對提高空氣質量、保護土壤的重大意義,但由于秸桿還田的農業機械還不配套,秸桿回收再利用渠道不暢,致使農民糧食收獲后的大量廢棄秸桿堆放在路邊、溝邊,嚴重阻塞農灌溝渠,造成資源的浪費,又給地方政府環境整治帶來新的難題。
然而,當地一些精明村民把目光瞄準廢舊秸桿加工項目上,趙集鎮小灘村農民嚴東林就是其中一人,他購進一套秸桿炭的生產設備。據了解,這套機械每天可將12000斤的農作物秸桿粉碎后加工成直徑在3厘米左右的圓柱形秸桿炭6噸,這種秸桿炭可供給各種鍋爐作燃料,每噸秸桿炭可折合原煤0.8噸,其每天收入將在1500元左右。
嚴東升秸桿加工的23千瓦設備用電申請后遞交后,立馬引起淮陰供電公司的高度重視,迅速指令趙集供電所勘察生產機械的動力設備和生產場地,用一天時間架設一條400伏專用線路,并對原80千伏安變壓器實施增容,使該秸桿加工設備一次投運成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