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切實加大安全隱患治理力度,提高事故防范能力,有效解決本質安全問題,正安縣建立“三個機制”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大檢查隱患治理工作。
一是建立隱患治理信息聯絡機制,齊抓共管加大隱患治理和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
安全生產信息聯絡機制是在縣安委會的統一組織、指導、協調、監督下,在督促治理安全隱患和打擊違法違規行為過程中,各鄉鎮各職能部門互通情況、相互配合、聯合行動、形成合力,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行政管理與執法檢查統一協調的工作機制。各鄉鎮各部門要按照職責范圍對所轄區域內和行業領域內的各類事故隱患以及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排查、認真梳理,從源頭上發現安全生產存在的漏洞;對大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和問題,能立即整改的督促主體責任單位立即整改;對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從快從重予以處罰;對存在隱患和違法違規行為需要停工停產停業的,書面報縣安委辦,縣安委辦再將情況反饋給其他相關職能部門,相關部門應立即停止供電、供水和炸材,停止辦理有關證件和手續等,待隱患治理和違法違規行為消除,經驗收合格后由縣安委辦通知相關部門恢復生產或建設,形成“職能部門、安委會、其他職能部門”聯合行動的工作模式和機制,進行一步增強隱患治理和違法違規行為打擊力度,確保大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二是建立隱患治理掛牌督辦機制,徹底消除重大安全隱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為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大檢查有關會議和文件精神,徹底消除安全生產重大事故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決定建立重大隱患掛牌督辦制度。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在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道路和水上交通、煙花爆竹、建筑施工、特種設備、人員密集場所等高危行業領域的生產、經營、建設過程中有可能導致重特大事故發生,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重大隱患由各職能部門按照有關標準,結合實際確定,對各行業領域、企業存在的重大安全隱患,一經查出,負有安全監管職責的部門要及時下達整改指令書,加強跟蹤督促并報縣安委辦;縣安委辦將各鄉鎮各部門上報的重大安全隱患納入重大隱患臺帳庫,并報縣人民政府研究決定是否掛牌督辦;一旦確定掛牌督辦,縣安委辦以縣安委會名義按照“五落實"原則給相關責任單位、整改主體書面下達重大安全隱患督辦通知;所在鄉鎮和主管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和管行業管安全有關要求,督促被掛牌督辦的企業或責任單位嚴格按照“五落實”要求及時制定隱患整改方案,經主管部門同意后立即進行整改;在掛牌督辦期間,被督辦企業或責任單位每周五上午1 1點前要對隱患整改情況向縣安委辦進行報告,由縣安委辦匯總后上報縣人民政府;隱患整改治理結束后,隱患企業或責任單位要組織有關單位對整改情況進行評估,符合安全生產條件后,向縣人民政府提交申請驗收報告,經審查合格同意后方能銷號摘牌。
三是建立隱患治理會商會診機制,形成合力克難攻堅確保安全生產
會商會診內容包括個別單位和企業主體無法解決的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以及鄉鎮內有關單位無法確診、無法組織實施治理的隱患。會商會診由安委會負責,召集縣相關部門或邀請有關專家進行會診會商,認真分析研判,制定科學合理、操作性強的治理方案,確保最安全、最徹底的治理效果。對于需多方協助配合的安全隱患治理工作,協商研究達成一致意見,制定整改治理方案,分工負責,分頭實施;對于涉及金額巨大、任務繁重、涉及群眾利益較大或存在爭議的重大安全隱患的治理,形成整改方案后提交縣人民政府研究解決;對于地質災害、特種設備等本縣由于缺乏資金、技術無法解決的,提請上級人民政府邀請上級有關部門或專家學者進行會商會診。總之,通過會商會診治理安全“疑難雜癥”,徹底消除安全隱患。
建立安全生產隱患治理“三個機制”,加強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工作,是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工作的重要目的,是確保我縣安全生產雙降目標任務必然要求。各鄉鎮各部門要全面落實“一崗雙責”等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各行業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狠下功夫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工作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