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職工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就是在工作中實現崗位成才,在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在近日洛陽電務段開展的備戰暑期運輸攻堅戰上,許多青年職工成為關鍵崗位上的主力軍,其中還有不少是入路工作不到三年的新職工。這是洛陽電務段黨委為加快青年人才成長,對青年職工進行崗位加壓,探索出來的人才培養新路子。
該段現有35歲以下青工454名,團員109名,青工人數占到全段總人數的28%。受電務設備科技含量高、專業技術強的影響,以往該段維修生產的中堅力量一直由中老青職工擔當。近年來,為改善職工年齡結構,這個段每年都要引進數十名院校畢業和復轉軍人充實到生產一線。為培養好這些青年職工,段黨委把加強青工隊伍建設作為該段建設發展的一項重點工程來抓,結合職工性格特點以及電務段分工不同,專門為青工成長設計相應的成才計劃。
他們針對年輕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短、業務生疏的特點,通過開展“成長·共享”面對面對話、拜生產骨干為師、開設現場課堂等方式,讓經驗豐富的老職工手把手的為青工傳授信號設備檢修技巧,搞好傳幫帶。同時,他們以段管內開展的各類大施工為練兵場,有意識、分階段地抽調青工到施工一線參加作業,讓青工們在繁重的施工任務中接觸全面錘煉。
王鑫星是該段2010年接收的一名大學生,車間按照段里制定的大學生成才計劃,先后抽調他參加各類大型施工20多場次,并多次指派他參加各種業務培訓和技能競賽。從零散維修作業到負責一級施工的組織實施,靠著自身努力和同志們悉心幫助,他逐步熟悉并掌握了信號設備施工作業的全部流程,僅僅入路工作三四年,便成長為董莊信號工區的后備工長。面對自己的進步,王鑫星深有感觸地說,是崗位成長計劃讓我搭上了快速成長的“動車組”。
在該段,像王鑫星這樣被“逼”著駛入成長快車道的職工還有很多,談起對青年職工的成長培養,該段黨委書記祝天柱介紹說,我們組織青年職工參與大型施工,安排他們到重要崗位擔當重任,就是要利用艱苦的環境和高強度勞動,培養鍛煉他們的意志,加快所學理論知識與信號設備維修實踐的結合,讓壓力成為動力,讓動力轉化青年職工搞好電務維修安全的生產力。
通過在施工中對青工隊伍的錘煉培養,自2012年以來,該段已有47名35歲以下的青工取得了技師資格,18名大學生進入中層管理或班組長的工作崗位,青工正越來越多地擔當起了生產主力軍的作用,為該段的健康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