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全邁入“智能時代”
2019-01-23
作者:趙清洪
| 瀏覽:
評論:
收藏
管道安全邁入智能時代 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巡管工彭長渝的日子,忙碌而充實。1月22號這天,又是如此。忙碌的起點指向清晨7:00。作業區配發的華為手機鬧鈴驟響,手機上安裝的管道GIS在線巡檢管理系統同時開啟。該系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巡管工彭長渝的日子,忙碌而充實。1月22號這天,又是如此。
“忙碌”的起點指向清晨7:00。作業區配發的華為手機鬧鈴驟響,手機上安裝的管道GIS在線巡檢管理系統同時開啟。該系統以閃現小四號字體的方式,告知彭長渝今日事宜:巡護龍忠線天東9井至柏家閥室(LZ37)段,管段距離5KM,注意巡檢速度,認真采集安全信息,做好沿線安全告知。從床上“彈”起來的彭長渝,洗漱既畢,背上背包,躬身踏步而去。彭長渝的心目中,“GIS在線巡檢”是“很帥很帥”的高科技。這位當過兵的石油工人,說起話來聲音高亢、中氣十足。通過他的表述,筆者獲知:“GIS在線巡檢管理系統”為管道安全防護提供科技支持,管道保護由傳統的單純人工巡護轉變為“人工+智能”模式。彭長渝的這個說法,在梁平作業區管道管理干部鄧興江這里,被美譽為:“管道巡檢‘智慧變身’!”
口才了得,讓人“越聽越精神”的鄧興江,向筆者講明了“智慧變身”的工作背景和具體辦法。近年來,梁平作業區所轄氣田當地經濟發展迅速,違章建筑、違章占壓、第三方施工數量增多,管道安全壓力高企。傳統管道巡護手段不能滿足管道安全信息傳遞和工作管理的現實需求,“依托科技力量,促進管道安全工作科技化、智能化”成為他們努力的方向。硬件投入上,該作業區為每名巡管工配置了華為手機,通過手機安裝的GIS在線巡檢管理系統,巡管工及時上傳巡檢數據。遇上不安全因素,巡管工利用GIS系統APP現場拍照并采集位置信息,經過無線傳輸,信息在GIS終端管理機上顯示,供管理人員和作業區領導第一時間了解研判情況,評估風險并制定管控整改措施。造就管道安全信息“快車道”的同時,GIS在線巡檢系統也為巡管隊伍管理提供了智能支持。該系統具備GPS定位功能,巡管工的及時位置、巡線軌跡、巡查速度等等,都在系統上一一顯示,留下數據、圖形等工作信息。這一點,讓鄧興江“輕省”不少。作為巡管隊伍管理者,考核員工業績時,以前都是“看資料,聽匯報”,明明知道有人“床上困大覺,就把管道‘巡護’了”,苦于沒有直接證據,只能作罷。鄧興江說,運用GIS系統后,巡管人員每個腳步都會在系統上“留下印記”,不僅要“甩開雙腿”認真巡查,如果巡查速度快了,超出設定高限,有“跑馬觀花”嫌疑,系統也會向管理員和巡護員發出警示。以GIS系統“大數據”作為考核憑據,讓鄧興江在考核時獎優罰劣,“一碗水端平”,大伙兒服氣。梁平作業區經理李博感慨,“智能化”為管道防護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促進梁平作業區管道安全態勢持續穩定向好。統計資料顯示,2018年,該作業區GIS在線巡檢系統發出管道巡護工作指令4762次,傳遞管道安全信息90720條,依據這些信息,作業區第一時間處置管道不安全因素67個(次),護衛了500余KM管道安全。依托GIS在線巡檢系統,曾經“壓力山大”的管道安全,如今“盡在掌握”。1月21日,梁平作業區黨委書記覃勝勇面對管道保護的良好態勢,即興賦詩:
管道安全壓力大,
科技撐腰全不怕,
信息傳遞很及時,
安全防控智能化。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