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一滴污泥掉落田坎—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環保工作持續發力
2019-01-23
作者:趙清洪
| 瀏覽:
評論:
收藏
不讓一滴污泥掉落田坎 ———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環保工作持續發力 本報訊管道中掏出的污泥濁水和瓦礫垃圾,徑直流入鐵質污物收納箱,生產設備和井場地面纖塵不染。1月22日,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天東29井新年首趟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管道中“掏”出的污泥濁水和瓦礫垃圾,徑直流入鐵質污物收納箱,生產設備和井場地面纖塵不染。1月22日,重慶氣礦梁平作業區天東29井新年首趟清管通球作業,依然“零污染”。天然氣生產與環境保護互促共贏、良性循環,梁平作業區建設“美麗氣田”的步子,從沒放緩。
村民王學良的責任田,就在梁平作業區沙坪增壓站圍墻外邊。荷鋤勞作的空檔兒,他和老鄉閑話家常,地頭寧靜一片。王學良不知道,圍墻里,五臺大功率增壓機組發出的震天聲響被降噪廠房阻攔,成就了他的寧靜田園。
追求開發效益,務必環保優先。為解決“上馬”增壓機組提高氣田采收率與機組噪聲擾民的尖銳矛盾,梁平作業區先后投資1600余萬元,為沙坪場、高都鋪等氣田增壓機組配套建設7座降噪廠房,寬闊厚重的隔音墻體將震耳欲聾的機組嘯叫嚴實“罩”住,護衛增壓場站和周邊村莊一片安寧。
今年50出頭的梁平作業區施工員萬振華,2019年元旦是在天東89井度過的。斜風冷雨,經實地檢測,污泥回收池遮雨棚完全達標,“雨水流進污泥回收池,污泥四散彌漫,污染環境”的顧慮就此打消。
“不讓一滴污泥掉落在田坎”,這是梁平作業區最新環保宣言。常年開展的井站污水池清掏工作,淤泥可不能“隨遇而安”!為此,該作業區拿出54.79萬元成本,在天東89井建成污泥回收池,專門收集處理污物淤泥。
耗費28.8萬元、經萬振華檢測達標的遮雨棚,乃污泥回收池后續配套工程,建修目的在于防止回收池淤泥受雨水沖刷,為環保安全再添一道防護屏。
經過不懈努力,梁平作業區環保領域的“科技眼”多了起來。天東89井的污水回注往事,曾經讓班長尹林苦不堪言。3.8KM的污水管線,壓力經常超高,管段裂口,污水四溢,冒雨維修“傷身”,污染賠付“傷錢”。自打自控工程師田洪軍在管段上安裝壓力監控裝置、將壓力數據遠程傳輸到值班室后,一旦壓力接近設定的高低限值,值班室工控機都會給予安全警示。尹林感慨,“科技眼”讓環保隱患無處遁行。
環保理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有賴于環保制度的日益完善和強化執行。以清管通球為例,梁平作業區明確規定:“兩不開工、兩不收工”,清管通球方案無環保措施不開工,污泥污水回收準備不到位不開工,作業后井場存在污泥不收工,生產設備臟污不收工。負責環保督查的余軍在2018年檢查施工現場23個(次),下發環境整改通知單7張,及時有效控制環保違規行為。
既要努力搞開發,又要篤定抓環保。梁平作業區黨委書記覃勝勇說,在氣田建設與環保管控上,他們歷來是兩手抓,兩手硬。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