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退役,在一個充滿希望和收獲的季節里,我從軍營回到地方后,帶著一股充滿激情和朝氣的心勁,滿懷著無限的憧憬和期望,拿著按排派遣分配通知書,高高興興地報到上班了。
我的分配單位是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客觀的說,在進入供銷社工作之前,我對供銷工作一無所知。概念上完全停留在小時候的印象里,只知道供銷社是一個賣很多很多東西的地方,有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喝的,總之是要什么有什么的地方,而且賣的東西永遠也賣不完,營業員總是像變戲法似的從貨柜后面賣完了又添、賣完了又添,貨柜上永遠都是擺得整整齊齊、堆得滿滿當當的商品,以及彌漫著濃濃的香水味、肥皂味、香皂味、新布料、新上貨柜的商品的味道,尤其是在副食品柜臺前,還聞得到香甜的糖果味、煙酒味等等。一般站在柜臺里面賣東西的大多都是長相標致的姑娘或者年輕小伙。
“供銷商業一枝花,糧食是個胖娃娃”,這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社會上普遍流傳的一些說法,既包括了人們對這些單位、行業、部門及從業人員羨慕的心理,同時也是客觀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因為在計劃經濟時代,在供銷、商業、糧食部門工作,手中掌握有一些緊俏商品的供應資源,許多人家想方設法都特別想把子女安排到這些單位上班,站柜臺當營業員,哪怕是臨時的都行。這因此也成為了好多人追求的一個職業。當然,能夠順利安排進入這些單位工作也就成為了人們羨慕的對象。如果是小伙子,找女朋友一點都不費力;如果是漂亮女孩,追求的人排起了長隊。
接到分配通知時,我第一時間還以為就是到柜臺里面去當營業員,上班的第一天在鏡子前比劃著打整了好長時間,心里有過一陣小小的躁動。
縣供銷社管轄著全縣各個區的基層供銷社,還有直屬的農資公司、土產公司、雜貨公司等,主要負責著全縣農副產品的統購統銷、農業生產資料的專營、以及農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物資的供應。
我所在的供銷社系統,有好幾位領導都是老干部、老同志,聯社還配設有專門的政治教導員。從干部的配備來看,可見那些年國家對計劃經濟的管理、對供銷工作的領導是非常重視的。
在縣供銷聯社工作的老干部,大多是參加過解放蒙城戰斗的,立過功、受過獎,但從不擺資歷,且平易近人,說話和氣,吃苦耐勞,政治素質好,廉潔樸實,業務能力強,宣傳起政策來很有方法。在他們親歷親為的示范帶領下工作,雖然吃苦不少,遇到的困難不少,但他們的言傳身教和樸實作風讓我受益匪淺,終身難忘,并由此奠定了我今后四十來年不管是在哪個崗位都能認真負責、兢兢業業、嚴格務實工作的原則和基礎。
我的股長是一名有著30多年工作資歷、經驗非常豐富、業務非常熟悉的老供銷,南來北往的跑多了,好像天下沒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事情,吹起牛來都會自然帶起一陣風,雖然滿嘴江湖語氣,但是辦事卻一點都不含糊,從不耽誤工作。每次隨他一起出差到外面跑業務時,我都會認真聽、仔細記、慢慢品、深深悟,都感到非常有啟發和受教育。老股長十分健談,別看他年紀已經50多歲,但很吃得苦,每次出差不管是采購物資,還是推銷農副產品,他都能很順利的完成任務。老股長經常坐火車出差,那時火車很擠,經常買不到座位票,每次他都會帶著一張可折疊的涼席出門,一開始聽說,我還不是十分理解,后來到了火車上才知道,席子太有作用了。到了晚上,老股長把席子往人家的座位下面一鋪開就鉆進去睡覺了,經驗十分老道,直接沒有什么講究,用他的話說,相當于買了個站票,“坐”了個臥鋪。一般情況下,到了目的地談完業務后又馬上返回,風塵仆仆的,基本不住旅社,連住宿費都免了。
我第一次到區供銷社出差,是到遠離縣城90多公里外的一個分銷店去了解當年紅薯干的產量,提前做好收購的準備。帶隊的是基層股的股長,一個老干部,說話很風趣。單位領導派我跟他去,我理解主要考慮一是老干部年紀大了,需要有年輕人服務,二是讓我們年輕人通過向老同志學習,盡快掌握供銷業務知識。我們這個年齡的人,小時候非常崇拜英雄,是在各種英雄故事的熏淘下成長的,與一個親歷過解放蒙城的戰士,參加過戰斗的人物如此接近,我既有點局促,又十分的仰慕。一路上,我非常想聽老股長講經歷過的精彩故事,也以為他會滔滔不絕的講給我聽,但是每當我一提到這個話題時,他都會巧妙地岔開,只字不提他的過去,而是操著濃濃的鄉村土話給我講和基層同志打交道的經驗,一點都不顯擺。我們是坐著一輛拉滿貨的大貨車搖搖晃晃地去到分銷店的。在分銷店吃飯時,老股長沒有多少講究,早已入鄉隨俗慣了,和大家就著一碗辣椒水、一碗素干板菜吃得津津有味。晚上回到區供銷社旁邊的旅社住宿時,床上沒有枕頭,是用一棵粗大的木頭來當做枕頭的,床單是一張破舊的草席,蓋的是一床油漬漬的、也不知多長時間沒有換洗過的被子。在我看著床上的一切還在不知道該咋睡時,老股長已經洗完熱水腳呼呼入睡了。當時面對這些情況我感到有些手足無措,但事后多年,我一直覺得老股長不僅沒有要我的服務和照顧,反而用他樸實廉潔的實際行動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
第一次單獨外出執行調運任務是到一個分銷店調運一車紅糖運往鄉鎮。為了趕路,運輸公司的一名年輕駕駛員駕駛一輛新的東風牌貨車在鄉村路上顛簸得十分厲害,我們兩個年輕人只顧往前趕路,車后卷起的一陣陣灰塵遮天蔽日,加之一路都是下坡,有好幾次,人都顛得從座位上彈起來,碰到駕駛室頂部,碰得腦殼生痛。車子幾次都從懸崖邊上擦過,有驚無險。好在一到江邊倉庫就上貨裝車,驗收簽單,順利完成任務。那時年輕,都有一股工作的沖勁和闖勁,都有想把工作盡快干好的激情,但根本沒有安全意識,這在當時確實是極不安全的一次公務,事后想起十分后怕,著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換作是今天的話,在沒有安全保障的情況下,不管是駕車師傅也好,還是任何一名工作人員,肯定都不會被允許冒著這樣的風險去完成任務的。
到縣聯社工作不久,一次隨領導到區供銷社檢查工作,剛好遇到倉庫盤點,便參與進去。在一個角落里面,倉庫保管員盤出一件包裝紙箱已經腐爛、瓶子臟兮兮的酒。據保管員說,這件酒是計劃調撥來的,看樣子是七幾年生產出廠、土陶瓶裝的,瓶子外面有一層沾有水漬的、腐爛了的黃黃的白棉紙包裹著,總共有6瓶,每瓶標價6塊多錢,當時每個人的工資都很低,還要養家糊口,沒有人敢去消費這么貴的東西,所以一直沒有賣出去,就一直在倉庫里躺著,每次盤點就拿來數一數,根本沒有人在意這事。過后不久,有人一次就把這些酒買走了,許多參加盤點的人每每說起此事,都感到非常的遺憾和后悔。
供銷社專營化肥、農藥,每年按計劃調撥供應,享有專營政策的權利。每年全縣要銷售多少化肥、農藥,上級都會作出安排,下達指標,然后通過計劃安排到各個化肥廠去采購。供銷社每年都要提前從銀行貸款作好準備,然后再按計劃一一的采購調撥到每一個區供銷社供應給農民。每到春耕秋種時節,每個區供銷社農資供應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農戶憑著證明購買所需的生產物資,場面相當的擁擠。供銷社領導也會親自帶隊第一時間組織人力進行增援,有的農戶有時為了買到一兩包化肥,要在供銷社門口排一兩天的隊,甚至是更長時間才能買到。
1987年,春節剛過不久,位于交界處的一個分銷店發生火災,整個分銷店房屋及全部物資都被燒毀了,損失非常嚴重。根據領導的安排,我們快速地與縣公安局、保險公司取得聯系,及時趕赴現場調查處理。分銷店在一個邊遠小村,是全縣最邊遠的一個分銷店,不通公路,進出全靠步行,當時的所有供應物資也都是通過人挑馬馱運進去,當地的農副產品也是通過人挑馬馱運出來。在這樣的供銷分店工作,確實是非常艱苦的。分銷店的同志每次走路到區供銷社開會辦事,不歇氣都要走七八個小時,所以分銷店使用的都是當地推薦的亦商亦農人員。當天,我們一行由區供銷社的同志當向導,一大早簡單吃了點早餐后就從區里出發,一路上坎在行走,過了一坡又一坡,餓得渴得直往肚子里面咽口水,到下午4點過鐘才到達目的地吃上“早飯”。同行的好多同志都沒有走過這么遠的路,每個人又累又餓,十分的疲憊。也許是太累太餓的原因,幾個年輕的同志去取飯時,腿部不聽使喚,一直在不停的顫抖,說話聲音也是顫抖的,手端著碗也是止不住的抖動。吃完飯稍事休息后,顧不上疲憊,公安局消防科、保險公司的同志立即開展調查取證、走訪、搜集證據等工作。當天晚上,我們分散住宿在當地農家,有住在牛圈棚上的,有住在豬圈棚上的,也有住在人家堂屋里面,用干草鋪就的地上的。因為實在太累,沒有顧得上睡的條件如何,只要能躺下去就行,大家這一晚上都睡得很香、很甜。根據調查、取證分析,原來這起火災系人為縱火,公安局很快就把人抓了。
1989年,在打擊經濟領域犯罪活動中,縣供銷聯社成立了縣檢察院駐供銷社檢察室,我被明確為檢察室人員,參與偵察供銷領域的經濟犯罪案件。有一次,為了調查核實一樁涉及供銷社人員參與的案件材料,聯社領導派我和縣檢察院的同志一起到趙集公社的一個小鄉村找當事人取證。由于鄉村路遠、道路崎嶇難行,加之又遇到下著小雨,路上的泥土打滑不止,一路上艱難曲折。待第二天晚上回到家里時,雙腳都已經痛得抬不起來,挪不開步子,每走一步都要側著身子才能艱難的移動,一直休息了十來天才慢慢恢復過來。
當時條件下,供銷合作社還充分利用連接市場的優勢,積極幫助引導農民發展多種經營。縣境內群眾生活十分艱難。當地老百姓有歌謠說:“遠望渦河水、有水喝不著,姑娘往外跑,媳婦討不著。”好多人家因為實在困苦,干脆舉家直接搬出,遠離故土到別的地方尋找生存。農村土地承包到戶后,根據當地一些農民平時有在房前屋后零星的土里種植紅椒的習慣,并且也有一定經濟收益的傳統和優勢,供銷社也積極參與到引導、幫助農民種植紅椒的行動中來,并積極組織化肥供應,為當地政府引導農民規模種植紅椒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使這一產業漸漸發展成為了調整產業結構的示范,得到了領導的重視。從此,紅椒產業在當地得到大規模的發展,并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如今,縣境內紅椒產業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重要產業,并延伸了產業鏈條,注冊了地理標志,成為了當地農民名副其實的搖錢樹。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全縣供銷系統每年春節前夕,都要組織農特產品到展覽館參加農副產品展銷活動,將基層供銷社組織收購的農產品拿到省城供應,一方面是為縣城居民提供充足的過年過節物資,另一方面主要是通過舉辦這樣的活動大力促進各地商品的交流,搞活市場經濟。每次有幸去參加這一活動的時候,我心情都很激動。不僅是看到了規模宏大的展銷場面,還看到了各個鄉鎮組織的種類繁多、包裝各異的商品和各種各樣的展銷方式。那幾年從我們縣組織去的商品主要有紅糖、水果、面粉、茶葉等等。其中紅糖非常原生態,口感好,味道正,銷得非常好,深得縣城市民的喜愛。為此,有一年展銷時,更是吸引省城市民前來購買。那幾年每年,能為縣城市民過年過節做點貢獻,蠻有成就感的。
……
我在供銷社工作的時間共有8個年頭。說長也長、說不長也不長。雖然,供銷戰線上的許許多多事情,現在無法完全用簡單的文字記錄下來,但當回首往事時,我還是非常懷念那些值得擁有的日子,那些充滿著朝氣和熱情的瞬間,以及那些留下深刻印跡的鄉村和土地。
那些為我樹立了榜樣和示范的老干部、老同志的精神和作風,至今還深深地影響著我的人生和品性。這是我人生當中步入社會的一個重要的起點。在這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里,我用青春火熱的行動,為自己的成長和進步作出了全面的詮釋。(王帥)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