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15人遇難,44人在院治療的南京“2·23”火災的事故原因已經初步查明,這次事故系電動車停放處起火引發。盡管尚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對外說明是電動車起火,還是因供電線路起火所致,但從中國新聞周刊報道披露的情況,有一點可以斷定,發生火災的小區,四年前曾有人在社交媒體反映小區電動車亂放和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外,還有人多次向“街道物業反映”,且當地媒體也公開報道發生火災的南京尚西苑小區架空層擠滿電動車的問題。
這些為何沒有引起物業,乃至街道等有關部門的重視,從而釀成了現今的慘劇?
事實上,在南京尚西苑小區居民反映小區電動車亂放和充電帶來的安全隱患問題之前的2019年,該小區2棟就曾因電動車充電發生火災,但該小區物業為何不是采取更好的措施,而是將原本用于健身休閑和停放自行車的架空層,還用于停放電動自行車,并明知有部分電動車在此充電,而沒有加強管理呢?
或許正是如此不夠重視,在先前發生火災后,沒有采取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加上“架空層與采光井連通”,此次放置電動車的架空層起火后,“濃煙順著采光井排到了頂層”,造成了此次火災傷亡巨大的嚴重后果。
盡管有專家認為,“架空層并非一定不能停放電動車”,但據應急管理部等四部委曾聯合下發的通知,對電動自行車“進樓入戶”“人車同屋”“飛線充電”等突出問題,2019年起就要求堅決整治。為何五年來這個小區的物業乃至街道等沒有予以高度重視,而是明知“架空層最初并未設計用于停放電動車,沒有煙感噴淋設施”而放任“居民仍將電動車停放在架空層”?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一位住在尚西苑小區的居民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她曾在晚上8點時數過,她所住單元樓下的架空層,停放了180多輛電動車”。如此多的電動車停放在架空層,儼然就是180多個安全隱患。
青鋒注意到,尚西苑小區物業和業委會也曾對媒體表示,“他們曾對電動車停放進行整治,但效果不佳,很多居民仍將電動車停放在架空層,甚至還有人將電動車帶進電梯或者住戶內”。由此如果說物業完全不作為,也有點冤枉了他們。但由此也可以看出當下不少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也就是接到有人反映問題,一開始并非無動于衷,而是在采取一些措施,感覺效果不大后就撒手,任其自生自滅。這種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及方式,或許就釀成了當下不少小問題成大問題,大問題最終成難題,久拖難決的根源。
因此,南京“2·23”火災造成15人死亡,44人受傷的慘劇的教訓,不應只是要尚西苑小區物業,乃至當地街道等相關部門予以汲取,有著類似尚西苑小區物業對電動車停放整治效果不佳,就不再采取進一步有效措施解決問題的單位及相關人員,是否都應當予以汲取。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