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兒啊,你走了我該怎么辦……”昨日下午3時許,77歲的陳生蓮老人坐在興寧市黃槐小學內的一條長凳上嚎啕大哭。陳的兒子田貞棚在此次礦難中被困在大興煤礦副井下,其10余名親屬分別從懷化、湘潭等地趕至興寧。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除湖南籍被困礦工的上百名親屬已陸續趕來外,還有江西、四川、貴州等地的被困礦工家屬也趕到了興寧。由于人員眾多,當地有關部門不得不派出大批工作人員開展接待安置工作。
得知記者來自湖南后,陳生蓮邊流淚邊向記者介紹其兒子田貞棚的情況。由于其幾度昏厥,旁邊一年輕男子將記者拉到一邊。該男子叫陳谷豐,系湘鄉人。田貞棚系陳谷豐的舅舅。
“外婆已有77歲了,身體很不好。舅舅出事后,我們都不要她來廣東,她硬是不依,我們也沒辦法,所以一大家子都來了。”陳谷豐說。由于老人的一名外孫近年在浙江臺州意外死亡,加之其兒子田貞棚這次被困井下命懸一線,老人十分悲傷。正在陳谷豐介紹情況時,一名中年婦女(系田妻)跑了過來,抱住老人的頭失聲痛哭。坐在長凳上的兩名小女孩(均系田貞棚的女兒)也開始大哭起來。不少溆浦老鄉跑過來安慰。這其中,有一些系被困者家屬。
由于數百名被困者家屬從各地紛紛趕來,興寧市有關部門出動大批工作人員接待。昨日下午近3時,記者在黃槐小學看到,被安排在該小學的大多為湖南、江西籍被困礦工的家屬。
當地工作人員在一處過道內擺起桌子專門進行登記,以便統計后統一安排住處。一小伙子問正在搞登記的工作人員:“我們一大家子等了很久了,有老的有小的,天氣又這么熱,什么時候才可以安排?”“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只負責登記,其他的事要問領導。”對方答。
或許是認為這名工作人員的態度較生硬,小伙子生氣地說:“你們的領導在哪里?我要找你們領導。”“我們也不知道領導在哪。兄弟,反正有安排的,不要急,我們也已工作近20個小時沒休息了。”
不少被困者家屬坐在學校教室外,教室內的課桌上也坐滿了暗自抽泣的婦女和孩子們。
經過漫長的等待后,下午4時16分,一輛中巴車停在現場,礦工家屬們上車離開。
據稱,先期到達的一些親屬們已被安排到了興寧市城區的招待所。(本報特派記者王冠華 歐陽洪亮)
悲情籠罩大興煤礦
昨日上午11時30分,記者驅車進入礦區前,當地一名群眾稱,被困在井下的人太多了,從事故發生到現在,有不少警察、武警執勤。
在黃槐鎮街道進入礦區的一條小巷內,記者見到了第一道崗。一輛公安交警巡邏車停在路口,幾名警察正在交談、巡查,但沒有攔車。約數百米后,記者遠遠望見前方岔路口,有四五名警察。看到來自外省的車輛,一名交警示意停車。記者出示證件后,交警認真查看后放行。繼續前行,發現前面有武警的身影。他們在離大興煤礦約400米的地方維持秩序。車輛徑直進入礦內,記者看到,各種指揮車輛、救援車輛及各大媒體新聞采訪車均擠在指揮部前的空坪內。
幾名公安民警正圍著一棵大樹吃盒飯。井口前,不時有當地黨政領導上前察看救援情況。各項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開展。
從礦區一工棚內便傳來一女子的哭聲。進入房內,沒有燈光,昏暗的光線下,一中年女子正坐在床上大哭,一男子不停地進行勸說。
來到通風井口,被五六名警察攔下。這里還有武警。警察是興寧市公安局刑警大隊的。看了記者證件后,現場一負責人說要報告領導。他打通電話后又掛了電話,回答是“不能進去采訪”。警察很客氣地給我們一行4人各遞了一瓶礦泉水。
欲返回時,“碰”到了常德漢壽老鄉張全友等人。不遠處是一處破敗的房子,住了很多人,大都是漢壽人。還有一名婁底人。他們滿懷悲痛地回顧了他們所知道的事發經過。
記者臨行前,老鄉們均站了出來。來自婁底新化縣的礦工鄒序武說,哥們,多報道報道這些出事的礦工和他們的家屬吧。礦工們在外地做事真不容易,他們都還沒拿到七月份的工資呢。特派記者 王冠華 歐陽洪亮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