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搜索 | 業務合作

黑龍江七臺河礦難:探尋明星礦光環背后

2005-12-01   來源:新華網    |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新華網黑龍江七臺河11月30日電(記者李柯勇、王茜)又是一起死亡百人以上的特大事故!在全國上下正在狠抓煤礦安全管理的大背景下,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東風煤礦“11·27”礦難引人注目。很多人在質疑:小煤窯關了,官煤勾結查處了,煤礦安全投入加大了,為什么重大事故還是止不住?

  記者在礦難現場的所見所聞,或許能從一個側面提供某些答案。

  “明星礦”不是安全礦

  翻開近年來媒體對七臺河的報道,記者發現,不久前東風煤礦及其所在的龍煤集團七臺河分公司(下稱“七煤公司”)還籠罩著各種“光環”。當地報紙稱,就在今年11月中旬召開的全國煤炭工業表彰大會上,東風煤礦礦長馬金光被評為全國煤炭工業優秀礦長,并受到表彰,東風煤礦也連續三年被黑龍江省評為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明星礦”,并先后在省、全國“安康杯”競賽中獲得“優勝企業”“優勝單位”等稱號。

  七煤公司曾累計虧損1個億,2003年因在黑龍江大型國企中率先扭虧為盈而備受關注;公司因為黨建工作抓得好,得到過有關各方的贊譽;公司董事長侯仁提出的“悠悠萬事,安全為上”曾見諸報端。

  有媒體曾這樣描述七煤公司下屬一家煤礦的井下狀況:“記者看到了通風良好、整齊劃一的巷道,看到了五線譜一樣排列的電纜,看到了一處處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語。這一切,讓人感覺仿佛置身于一座運轉和諧、井然有序的地下城市之中,為職工搭建起一座座現實上的同時也是心靈上的‘安全島’。”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一年多來,七煤公司下屬煤礦卻接連發生礦難:去年5月13日,七臺河新興煤礦二區二采區發生爆炸,12名礦工遇難;今年3月14日,七臺河新富煤礦三區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18人,1人重傷,而這家煤礦的礦主竟是七臺河市桃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副局長……

  這樣的對比,讓人無法不產生質疑:“光環”背后到底隱藏著什么?

  “礦難發生了幾天,連井下有多少礦工都說不清”

  30日上午,記者聽到消息:東風煤礦方面又在“重新核實”事故發生時的井下礦工人數。事故發生后,這個礦一度出現了兩份井下礦工名單,一份名單說井下有254人,另一份說221人。礦方曾解釋說,通過逐一入戶查詢,這相差的33人事故發生時已在井上。可是事故發生數日后,井下究竟有多少人仍然沒有搞清。安監總局局長李毅中指出,這足以暴露出這個礦勞動組織和管理混亂。

  事故已被初步判定為“煤塵爆炸”。東風煤礦總工程師向安監總局領導匯報時承認,事故發生前幾天,就已經發現了井下煤倉附近煤塵較大,11月22日礦上還專門開會處理此事,并作了分工。那么,從那時起到爆炸發生的5天多時間里,礦方采取了哪些排險措施?據七煤公司一位領導介紹,2003年公司就購買了25套煤塵監測儀器,并分別裝備給包括東風煤礦在內的各下屬礦井。顯然,這些儀器并未發揮作用。

  礦工們講述的一些情況也引人深思。生還礦工吳杰躺在醫院的病床上說,事故發生后,他打開隨身攜帶的井下自救器,卻不好使,感覺不通氣。當時井下灰塵很大,嚴重缺氧,他呼吸艱難。獲救前的十幾個小時,他完全是靠趴在一個煤水洼里挺過來的。他說:“平時沒事自救器都是密封著的,外面貼著封條,出了事打開以后,才知道這玩意是壞的。”

  生還的井下瓦斯檢測員張順利也遇到了類似情況。他說:“我打開發現里邊已經沒有氧了。罩在嘴上以后,無論怎么轉動開關,也不供氧。后來我把自救器丟了,把毛巾沾了巷道里的水,堵在嘴上。”他說,他帶出來的26名礦工中,有的違反規程沒帶自救器,而帶下井的自救器不少還是過期的。

  “檢查經常有,但檢查組走了以后還照樣干”

  遇難礦工家屬張小本人也是東風煤礦的礦工,原來當過10年的救護隊員。他說,礦里平時對安全生產抓得挺緊:在采煤工作面,放炮前對瓦斯濃度都要做到“一炮三檢”,即裝藥前、點火前、放炮后三次檢測;礦領導、瓦檢區長經常下井察看通風等安全狀況;礦工一般都受過安全培訓;井下硬件也不錯,頂板、支架都過關,安裝了監測探頭。

  從生還者的講述看,不少礦工表現出了較強的自救能力,爆炸后熟練地操作了自救器,自救器用完了,他們知道把毛巾沾濕蒙在嘴上,用較為穩妥的爬行方式逃離現場。顯然,這些技能是日常安全培訓的成果。

  對于東風煤礦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多數礦工總體上給予肯定,但同時認為,還存在一些安全死角。張順利說:“檢查組確實經常下井,井區天天檢查,礦里每5天檢查一次,局里和龍煤公司是10天必檢一次。他們檢查要求的條條框框相當嚴,但檢查組走了以后也還是照樣干。井下應付領導、應付檢查的事太多了。有很多事都是心照不宣的,檢查人員說你有問題,給他個手套,手套里裝點‘東西’就完事了。”

  吳杰也說:“這種檢查也管點用,但檢查得不怎么太細,下去就是罰款。說你這不合格那不合格,哪個不合格都能罰款。”

  瓦檢員王運和則講了一些瓦斯檢測方面的實際情況。他說:“我們瓦檢每天都有詳細記錄,瓦斯濃度、通風情況都記,但有一樣不記錄:上面違章指揮的事不讓我們寫。比如有時瓦斯量超標了,上頭還命令井下生產,這我們不能記。有時為了不讓有關方面發現井下真實狀況,我們甚至得把瓦斯監測探頭堵上。”
 
  是礦工素質不高還是公司把關不嚴?

  記者就心中的疑問采訪了七煤公司的幾位領導。關于煤塵問題,七煤公司副總工程師宋凱成表示,公司要求下屬各煤礦防塵系統必須健全,井下劃分責任區,還制定了嚴格的生產除塵規程。但是他說:“我只是宏觀上提出要求,具體到哪個礦是怎么做的,我不太清楚。”他說,出事的東風煤礦有一套煤塵監測儀,價值1.1萬元,每個月監測兩次。

  關于自救器,宋凱成介紹,其使用期限一般的是3年,公司每年都撥出專項資金,要求下屬各礦在每批自救器到期之前買新的,把淘汰掉的補齊,保證人手一個。他認為在這次礦難中自救器過期的情況,是“不可能”發生的。

  他說,操作規程規定,下井必須帶自救器,七煤集團在這方面把關很嚴。但他同時說:“也有可能有礦工在自救器發放過程中惡意逃避,不通過檢查就下井。”礦工為什么不愿意帶自救器呢?他的看法是:“有的礦工存有僥幸心理。這有客觀原因,因為自救器比較大,行走和工作不太方便。有人覺得礦井平安無事,缺少特殊情況下救命的意識。檢查人員也可能有疏忽。”

  七煤公司的煤礦井下安全檢查有沒有走過場的現象?宋凱成承認:礦工反映這個問題也不是無的放矢。但他認為這是“極個別現象”,因為七煤公司這么大,難免有極少數害群之馬,影響了工人對檢查意義的認識。他用“百密一疏”來解釋這一狀況。

  記者了解到,東風煤礦是一個六證齊全的國有大礦,并且它所在的七煤公司歷史安全欠賬已基本補齊,國家前后為此專門投入了6000萬元,為什么還是出了事?聽到這個問題時,在場的3位七煤公司領導沉默了大約半分鐘之久,最后還是宋凱成發了言。他把原因主要歸咎于井下礦工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

  “采煤是高危行業,容易出事故。”宋凱成說,“井下點多、面廣、戰線長,可能有某些環節的工人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沒有按規定辦,小鏈條斷裂造成了大過錯。雖然經過反復培訓,勞動者的素質離我們的要求還差很遠。”

  七臺河煤礦為何仍采用“原始”采煤方式

  東風煤礦“11·27”礦難發生后,人們得知,當地煤礦所用采煤方式是放炮開采。其他像七煤公司同等規模年產煤千萬噸以上的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一般都廣泛采用了較為先進的機械化采煤,七煤公司為什么還使用這種相對落后的開采方式?

  七煤公司副總工程師宋凱成解釋說,使用“炮采”方式是七臺河地區煤層性質決定的。一是煤層薄,二是傾斜角大,而采煤機體積、重量都很大,在這樣的地質條件下不便使用。如果使用的話,會大大增加生產成本。所以七臺河地區的煤礦一直沿用炮采的辦法。

  有礦工這樣描述七臺河地區地下煤層較薄的狀況:很多采煤工作面非常低矮,在里頭干活常常只能彎著腰,甚至得趴在地上鑿煤。(完)(應采訪對象要求,稿中礦工均為化名)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利县| 华蓥市| 平昌县| 晋中市| 遂川县| 恩平市| 团风县| 夹江县| 岳阳县| 达孜县| 卢龙县| 新绛县| 丹东市| 吉林市| 沅陵县| 汨罗市| 临湘市| 鹰潭市| 缙云县| 朝阳县| 肥乡县| 石嘴山市| 牙克石市| 商都县| 长治市| 喀什市| 平塘县| 无棣县| 左云县| 贺州市| 无为县| 宜兰市| 黔江区| 安远县| 庄浪县| 湘阴县| 佛学| 北碚区| 阳原县| 新兴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