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禹礦難領導井下帶班仍發生重大瓦斯事故?
2010-10-18
來源:人民網
|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
記者從河南平禹煤電公司搶險救援指揮部獲悉,截至17日8時,事故已造成26人死亡,其余11人生還希望渺茫。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時,河南平禹煤電公司四礦帶班的副總工程師也在井下。河南平禹煤電公司四礦副總工程師劉文彬15日23時左右入井,并在調度室簽到、登記、掛牌。劉文彬說:“到井下后,我一直在多個工作面巡查、指導,幫助調試機器,未發現異常情況。16日凌晨5時左右,我感到井下風流不大正常。這時,一名隊長對我說,他感覺井下可能有問題,已經向調度室匯報了。我就立即組織撤人、升井。我大約11時30分升井了。”
從以上資訊,我們可以看出,當平禹煤電公司井下發生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時,該公司四礦帶班的副總工程師也在井下。帶班時間:入井時間為15日23時左右,升井時間為16日11時30分,在井下帶班時間為12。5小時,按小班滿負荷工作時間8小時,已超出規定的帶班時間(因為事故原因);井下工作動態:在多個工作面巡查、指導,幫助調試機器,發現井下風流不正常,組織撤人。盡管礦領導在井下認真負責帶班作業,但該礦還是發生了煤與瓦斯突出事故。
煤礦領導干部帶班作業對加強現場管理,保證安全生產有重要作用。但不是說,只要煤礦領導干部帶班作業了,就會杜絕事故。人民時評有篇文章說,煤礦領導帶班作業是事故的“克星”,還列舉了一些煤礦發生事故時沒有領導干部在現場。這里的情況很復雜,只說明幾點:一是煤礦井下系統復雜,空間巨大,采區與采區之間既相互聯系又相對獨立。一個服務年限幾十年、年產百萬噸以上的薄煤層煤礦,井下有幾十萬延米的巷道、管線,上千臺(套)的設備,每天上千人在井下作業,構成了一座龐大的立體迷宮。工作場所隨時變化,每天都在開掘新的巷道,每天都有報廢的采空區。在一個礦干一輩煤礦的人,也不會自己單獨找到所有的巷道和作業地點。帶班的領導只是極少數的,不可能同時在所有的時間所有的場所出現。一般來說,再大的事故也只是發生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這里有個時間差和帶班作業的場所問題。二、即使領導在現場,有些事故也難以完全避免。東北一家大型煤礦的總經理就犧牲在井下現場。這位總經理的人品、能力、水平、作風、煤礦技術業務堪稱一流。領導在現場——這個現場是個很大的作業區域,不是一個點,也很難做到盯住每個人都不違章作業。三、不是每個領導干部都是高素質的,受個人能力水平的限制,有些安全隱患有的人不能及時發現,或發現了不能及時處理。由于預測預報水平和認知能力的限制,一些突發事故的預兆難以發現。
美國煤礦安全狀況好,有很多原因,其中重要的一條是對瓦斯的有效防治。美國在建井之前,就投入大筆資金,對煤層富含的瓦斯進行抽放,變廢為寶,變害為利;或在生產之前,把瓦斯盡可能抽放至規定指標以內,從根本上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瓦斯超標涌出的問題,因而發生瓦斯事故的幾率很低很低。能否做到這一點,也是一國經濟實力和煤炭工業科技水平高下的體現。創造一個好的開采環境和條件,是實現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礦工把瓦斯形象的比喻為老虎,老虎的兇猛殘酷世人皆知。邊生產邊治理瓦斯,就好比一個人或一群人在生產中同老虎博斗,其結果或是治服老虎,或被老虎所傷害。人再精壯,攜帶的器械再鋒利,也不如不遇到老虎,遇到老虎就面臨著生與死的抉擇。中國的許多煤礦井下構造復雜,勞動強度大,安全缺少可靠的保證,在當今的發達國家里是很少有人會從事這樣的井下作業的。
過分強調礦領導下井帶班對遏制礦難發生的作用,會轉移我們從根本上防范和治理瓦斯事故的注意力。其實,從根本上遏制瓦斯事故的發生,關鍵在先抽后采。由于歷史欠賬、接續緊張、投入不足、盲目追求產量等因素,中國很多煤礦都沒有做到先抽后采,應抽盡抽,有些煤礦是邊抽邊采,有些煤礦只采不抽,因而發生瓦斯尤其是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的概率較大。防止瓦斯事故,還應堅持做到“先抽后采、監測監控、以風定產”。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