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難救援工作剛剛以“所有礦工順利升井”實現(xiàn)了最完美的結(jié)局,喜悅之情尚未消退,就驚聞河南省平禹煤礦發(fā)生重大礦難。發(fā)生于16日清晨的平禹煤電四礦煤與瓦斯突出事故,截至目前遇難人數(shù)已升至21人,井下尚有16人生死未卜。
雖然這次礦難的發(fā)生確有其不可避免性,現(xiàn)在的救援工作現(xiàn)在也比以往更高效,更有序的開展著,但筆者對于平禹救援工作仍有一點很不滿意。平禹礦難發(fā)生至今已然兩天,但是受困者是誰,遇難者又是誰,獲救者又有哪些,這些問題不管是礦工家屬還是社會、媒體都無從知曉,社會獲知的僅僅是一個模糊而冰冷的數(shù)字。茫茫無期的等待,對于連夜從四面八方趕來,焦急的家屬來說,無疑是最痛苦的煎熬。每遲一分鐘確知親人的訊息,就會使這種煎熬就會多增加一分。人心都是肉長的,這種痛苦怎能不知?這時,除了救援,最應該做的就是公布遇難和被困者名單。
公開遇難礦工與被困礦工的名單,不僅能讓礦工的家屬能夠知道親人的生死情況,不至于陷入迷茫失措之中;同時,又能讓讓公眾清楚的了解到礦難中每一位同胞安危。如同評論家所說的一樣:“每多救出一名礦工,家屬就會少一份煎熬,社會就會少一份沉重,而救援者就會多一份功勞,相關責任人也可以因此減少一份罪責。”也正是如此,社會各界才大聲呼吁:每一位礦工,不管是生或死,都應該公開,不是冷冰冰的數(shù)字還有名字和照片等確切信息。
同時,根據(jù)《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九條,“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突發(fā)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行政機關應當主動公開。遇難礦工和被困礦工名單顯然屬于行政機關應主動公開的信息之列。但是,公布名單在我國仍然是一種難得的品質(zhì),不公布名單似是一種慣例。很多時候,非要公眾千呼萬喚才肯出來,出來之后也還要半遮面,詭異十足,更不要說附帶上照片之類的信息了。
反觀國外,拿眼下為國人津津樂道的智利礦難大營救來說,從銅礦塌方,礦工被困開始,智利官方第一時間就公布了被困礦工名單,身份信息,并且公開告知國人,號召為其祈禱。在救援中,被困礦工家屬甚至能與礦下的親人視頻通話。關于礦難的詳情,任何一個國家也都能獲得準確及時的消息。現(xiàn)在,我們又能否做到這種高度呢?或許“有關方面”不愿意及時公布礦難被困者名單是“另有考慮”,但是,又有什么理由能在生命之前,尊嚴之前成立呢?
當然,不公布也許確有理由,比如由于急救任務重;獲救者的具體身份信息,還有待確認……但是,有必要等到全部查清,才一次性公布嗎?煤礦方面完全可以查清一個,公布一個。頻發(fā)的礦難,輿論早就洶洶了,被困礦工名單,此時不公布,更待何時?不公布的理由不及時向公眾作出解釋,不但會使家屬茫然心焦,公眾也易生質(zhì)疑——這難道是王家?guī)X再版?
“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xiàn)體面勞動”,“體面”基礎在于平等的尊重每一個生命。記得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在參加遇難礦工悼念儀式中說到:“一個依賴礦工的國家怎能不盡全力履行職責保護他們?我們的國家怎能容忍人們僅因工作就付出生命?我們在這里的任務,就是防止有生命再在這樣的悲劇中逝去。”中西文化雖有不同,但是一些基本的價值觀應是相同的。公布名單,展現(xiàn)的是對每個個體生命的尊重、是對遇難者家屬的應有尊重,也是一個社會走向開放,文明的過程。這,或許是我們現(xiàn)在最缺少的。
安全文化網(wǎng) www.zltai.com下一篇:常平一廢品站爆炸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