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年內,梯齡超過15年以上的電梯將占滬上電梯總數的1/4,隨梯齡增加將逐步進入故障率高發期。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居住小區運行安全和生產安全工作會議上獲悉,主管部門將把電梯管理納入住宅小區綜合管理范疇,建立高層民用住宅電梯設施維護和監管機制。
五年內15人死亡
隨著城市建設快速發展,本市電梯數量迅猛增長,年平均增長率達12%。目前,上海電梯總量已達14.1萬臺,居世界城市之首。其中,客運電梯有10.1萬臺。據統計,全市目前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電梯數量已達12500臺,5年后,預計梯齡15年以上的電梯將占電梯總數的1/4,電梯隨梯齡增加將逐步進入故障率高發期。
據介紹,2006年至2011年,上海共發生各類電梯事故18起,造成15人死亡,16人受傷。其中,僅2011年就發生電梯事故5起,死亡6人。據悉,這18起事故全部發生在安裝、維護保養過程中,多是由于安全管理不善所致,且90%以上是作業技能薄弱、法規意識欠缺的外來維修工。
目前影響上海電梯安全運行的突出問題主要集中在使用單位安全管理責任不落實、維保資金不到位、市場惡性競爭、維保人員技術能力下降等。值得一提的是,電梯使用單位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的問題,簽訂維保合同后,就認為電梯運行安全是維保單位的事了。此外,由于非熟練工比例隨著隊伍的擴大而不斷增加,維保人員不能跟上實際需求。
電梯管理納入綜合管理
針對本市部分早期建設的高層居民住宅電梯老化、關人事故時有發生、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有關部門將把電梯管理納入住宅小區綜合管理范疇,建立起區縣政府牽頭,質監部門負責的高層民用住宅電梯設施維護和監管機制。
同時,質監部門將從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入手,大幅提高電梯制造、安裝、改造、維修保養單位的行政許可條件,淘汰一批規模小、能力弱、質量控制差的生產單位,從源頭上提高維保質量。此外,還將提出最低電梯維保費用的行業指導標準,規定“最低限價”。
針對國家尚無電梯報廢標準的情況,質監部門明年準備起草《上海市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主要零部件判廢標準》,力求解決應當更換而使用單位不愿意更換主要零部件,給電梯留下的隱患問題。
建議夜間錯時停車
會議中還提出,今年以來全市居民住宅共發生火災2342起,造成24人死亡,同比火災起數上升了12.1%。據分析,火災事故的主要誘因是由于私接電線、超負荷使用家電、燃氣使用不慎等原因引發的。此外,亂停車、擅自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占據消防通道等不良使用習慣,也增加了消防安全隱患。尤其是夜間,此類現象比較嚴重。
對此,據消防部門透露,將配合建交、房管部門等研究實施室外停車設施建設項目,通過采取夜間錯時停車等方法,緩解當前住宅小區存在的停車難和難停車問題。
在“十二五”期間,本市還將規劃實施各類住宅修繕5000萬平方米,大力整治電力線路老化、燃氣安全使用等隱患問題。
安全文化網 www.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