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粉塵危害的防護

2010-02-21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我們每天都在和粉塵親密接觸,認識并掌握它們的性質,是保護我們自身健康的需要。

  在粉塵家族中,可吸入顆粒物是對我們健康危害最大的。

  總懸浮顆粒物(TSP)

  總懸浮顆粒物是指漂浮在空氣中的固態和液態顆粒物的總稱,其粒徑范圍約為0.1-100微米。有些顆粒物因粒徑大或顏色黑可以為肉眼所見,比如煙塵。有些則小到使用電子顯微鏡才可觀察到。

  可吸入顆粒物(PM10)

  通常把粒徑在10微米以下,能進入人體呼吸系統的顆粒物稱為PM10,又稱為可吸入顆粒物或飄塵?晌腩w粒物(PM10)在環境空氣中持續的時間很長,對人體健康和大氣能見度影響都很大。一些顆粒物來自污染源的直接排放,比如煙囪與車輛。另一些則是由環境空氣中硫的氧化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及其它化合物互相作用形成的細小顆粒物,它們的化學和物理組成依地點、氣候、一年中的季節不同而變化很大?晌腩w粒物通常來自于在未鋪瀝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機動車、材料的破碎碾磨處理過程以及被風揚起的塵土。

  可吸入顆粒物的濃度以每立方米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毫克數表示。國家環?偩1996年頒布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中將飄塵改稱為可吸入顆粒物,作為正式大氣環境質量標準。

  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

  可吸入顆粒物在大氣中可以停留7天到30天,能長距離傳輸造成大范圍污染。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已成為大氣環境污染的突出問題,并日益引起各國高度重視。

  2000年6月1日,我國正式將可吸入顆粒物污染指標作為大氣環境質量日報的主要評價指標。

  研究表明,可吸入顆粒物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極大,可以導致癌癥、畸形和基因突變。大氣可吸入顆粒物是導致人類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導致全球氣候變化、大氣光化學煙霧事件、酸沉降和臭氧層破壞等重大環境問題的重要因素。

  可吸入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累積在呼吸系統中,引發許多疾病。對粗顆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統,誘發哮喘病。細顆粒物可能引發心臟病、肺病、呼吸道疾病,降低肺功能等。因此,對于老人、兒童和已患心肺病者等敏感人群,風險是較大的。另外,環境空氣中的顆粒物還是降低能見度的主要原因,并會損壞建筑物表面。

  可吸入顆粒物是目前中國大多數城市大氣環境的首要污染物,尤其是PM2.5(直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據中國環境質量報告書和世界資源報告提供的數據,中國空氣質量超標的城市中,68%屬于可吸入顆粒物污染問題。從粉塵排放角度看,中國主要城市的總懸浮顆粒物雖然從1989年的432mg/m3下降到1998年的289mg/m3,然而PM2.5的排放量卻仍然呈上升趨勢。M.E.Wolf等預測1990年到2040年50年間全球PM10(直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的產生量將從2.4億噸上升到6.75億噸。中國將從4640萬噸上升到2.16億噸。

  粉塵的來源

  為了有效地控制粉塵的污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粉塵的來源:

  1、人為源

  就是在勞動生產過程當中或交通運輸過程當中產生的粉塵污染源。

  它是現代化城市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的主要來源。

  2、自然源

  包括:

 、磐寥罁P塵

 、浦参锘ǚ酆玩咦

 、呛{}粒子等

  粉塵的分類

  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粉塵進行分類:

  1、以形成粉塵的物質分類

  2、以產生粉塵的生產工序分類

  3、以粉塵的粒徑分類

  4、以粉塵的物性分類

  5、以粉塵對人體的危害性分類

  以粉塵的粒徑分類按粉塵的可見條件將其分三類:

  1、可見粉塵:直徑>10um的粉塵

  2、顯微粉塵:直徑在0.25-10um的粉塵

  3、超顯微粉塵:直徑<0.25um的粉塵

  氣溶膠的概念

  即固體微;蛞旱畏稚⒃诳諝庵兴纬傻膽腋◇w系,它是一種穩定或不穩定的系統。根據粒徑大小,大氣氣溶膠分為:

  1、總懸浮顆粒物TSP(do<100um)

  2、降塵(do>10um)

  3、可吸入顆粒物(do<10um)

  其中可吸入顆粒物是可進入人體呼吸系統,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的一類。

  一、認識人體呼吸系統

  人體呼吸系統包括:

  上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門戶,嘴和口腔)、咽、喉(與氣管相連)

  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分左、右支氣管)、細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

  肺:左肺2葉、右肺3葉

  二、認識損害你健康的呼吸性危害因素

  個人的身體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

  你所呼吸的空氣的潔凈程度,

  但是在工業環境中,卻存在著呼吸性危害物質,

  這些危害物質通常是不可見的,

  并且當你暴露于這些危害物質中時,

  如果不采取保護措施就會引起疾病。

  2.1影響呼吸的因素

  潔凈的空氣

  粉塵、熏煙和噴霧

  毒氣、毒蒸氣

  2.2潔凈的空氣

  78%的氮氣

  21%的氧氣

  1%的其它氣體

  2.3粉塵、熏煙和噴霧

  粉塵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固體顆粒。它產生于固體物料的粉碎過程中。

  粉塵顆粒越小,它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就越長,被人吸入的可能性就越大。

  粉塵主要存在于采礦、建筑、冶金、紡織、水泥、玻璃、鑄造等行業中。

  熏煙是指當金屬被熔化、氣化后迅速冷卻所產生的懸浮于空氣中的非常小的固體顆粒。主要存在于冶煉、焊接、鑄造、金屬切割等高溫作業中。

  噴霧是指懸浮于空氣中的液體顆粒,多為蒸氣冷凝或液體噴散所形成。主要存在于噴涂、混材、清洗等過程中。

  2.4人體的自然保護機能

  鼻毛

  纖毛

  粘液層

  咳嗽

  鼻毛

  鼻內粗的毛發,捕捉你所吸入的大顆粒粉塵。直徑大于5微米的顆粒多沉積在上呼吸道,尤其是鼻咽部,以后被吞咽或咳出。

  鼻腔濾塵效能約為吸氣中粉塵總量的30%~50%。

  纖毛

  附著在呼吸道的細小毛發狀組織,人類氣道每個纖毛細胞約有200支纖毛,纖毛上附著有粘液,能捕捉進入喉嚨以下呼吸道的粉塵。纖毛向喉部方向快速擺動,回擺為慢速,如此將粘液向咽部運送,運送至咽部后被吞咽或咳出。運送的速度,在氣管內為5~20毫米/分鐘,在小氣管為0.5~1毫米/分鐘。

  粘液層

  呼吸道上的附著層,可以捕捉粉塵。

  咳嗽

  是一種保護性反應,幫助人體排除存在于呼吸系統中的黏液和外層粉塵。

  但是當粉塵顆粒小、粉塵濃度大的情況下,有害物質就能沖破這些防御而損壞呼吸系統。

  2.5粉塵是這樣損害你的

  由于粉塵對上呼吸道粘膜的作用,使鼻腔粘膜機能亢進,毛細血管擴張,大量分泌粘液,借以直接阻留更多的粉塵。這是機體的一種保護性反應,但在病理學上已屬于肥大性鼻炎。

  此后粘膜細胞由于營養供應不足而萎縮,逐漸形成萎縮性鼻炎,則濾塵機能顯著下降。由于類似的變化,還可引起粉塵性咽炎、喉炎、氣管炎及支氣管炎等。

  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愈高,對人體危害愈大。

  同一種粉塵,濃度愈高,對人體危害愈嚴重。

  另外粉塵對人體的危害還與其被粉碎的程度即分散度有關,粒徑較小和顆粒愈多,分散度愈高,在空氣中浮游的時間愈長,被人體吸入的機會就愈多,其危害也就愈大。

  特別是直徑小于7.07微米的呼吸性粉塵顆粒,能穿透人體的自身防御系統,直接進入肺泡并沉積在那里,經過長時間積累(通常為10-20年),便會破壞換氣功能,最終導致矽肺病或其他塵肺病,不可治愈,終生危害身體健康。

  直徑小于10微米的粉塵叫可吸入性粉塵。

  2.6工作場所空氣中矽塵容許濃度(毫克/立方米空氣)

  矽塵類別                             8小時工作日平均容許接觸水平 接觸上限值

  總粉塵 含10%~50%游離SiO2的粉塵              1                       2

  總粉塵 含10%~80%游離SiO2粉塵               0.7                      1.5

  總粉塵 含80%以上游離SiO2粉塵                 0.5                      1.0

  呼吸性粉塵 含10%~50%游離SiO2的粉塵         0.7                      1.0

  呼吸性粉塵 含10%~80%游離SiO2粉塵           0.3                      0.5

  呼吸性粉塵 含80%以上游離SiO2粉塵             0.2                     0.3

  其它游離SiO2含量低于10% 矽塵                  8                      10

  2.7塵肺的種類

  1、矽肺

  2、煤工塵肺

  3、石墨塵肺

  4、碳黑塵肺

  5、石棉肺

  6、滑石塵肺

  7、水泥塵肺

  8、云母塵肺

  9、陶工塵肺

  10、鋁塵肺

  11、電焊工塵肺

  12、鑄工塵肺

  13、根據《塵肺病診斷標準》和《塵肺病理診斷標準》可以診斷的其他塵肺

  2.8塵肺的癥狀

  常見氣短,早期只是在重體力勞動時出現。以后在一般勞動甚至休息時也出現氣短。

  病情嚴重時在靜息狀態下也感到呼吸困難。甚至不能平臥,胸悶,胸痛也是最早感受到的癥狀。一般在陰雨天、勞動后或劇烈咳嗽時最為明顯。常表現為隱痛,鈍痛脹痛或剌痛。

  早期輕度干咳。晚期或并發肺部感染時,則有咳嗽加劇、咯痰、痰中帶血、心慌、食欲減退、腹脹、發熱、盜汗,少數患者可有失眠、易疲勞、煩燥、注意力不集中等。

  三、我國職業病危害嚴重

  3.1職業病發病情況

  3.2塵肺病危害嚴重(2002年)

  累積發病58•1萬,死亡13•9萬,現患44•2萬

  煤工塵肺和矽肺占85.6%

  發生于礦山的占71.1%

  47•6%的患者來自煤炭系統

  我國塵肺病的人數居世界之首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

  落實預防措施是防治關鍵

  3.3職業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嚴重

  據統計,目前我國接觸職業危害人數、職業病患者累積病例數,均居世界首位,因職業病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超過百億元人民幣。

  根據全國44個耐火材料廠的統計,每例塵肺病人每年的經濟損失為3.41萬元,按照現患塵肺42萬人計,直接損失就達120多億元,新增塵肺病例的經濟損失也在以每年6億多元的速度增加。

  據聯合國的資料估計,由于職業病和職業外傷造成的全球經濟損失高達世界各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

  3.4我國職業病危害的行業分布

  分布于30余個行業

  1、礦山開采 各種金屬、礦山的開采,煤礦的掘進和采煤工以及其它非金屬礦山的開采,是產生塵肺的主要作業環境。主要作業工種是鑿巖、爆破、支柱運輸。

  2、金屬治煉業中礦石的粉碎篩分和運輸

  3、機械制造業中鑄造的配礦造型,鑄件的清砂噴礦以及電焊作業。

  4、建筑材料行業,如耐火材料:玻璃、水泥、石料生產中的開采。破碎、碾磨、篩選、拌料等石棉的開采運輸和紡織

  5、公路,鐵路,水利,水電建設的開鑿隧道,爆破等。

  四、職業病防治任務重、難度大

  4.1大量中小企業勞動條件差,企業主與勞動者職業衛生知識和法制意識缺乏

  到2001年底,我國共有工業企業790多萬個,勞動力人口7.3億,勞動力參與率為77.03%;城鎮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32.8%,鄉村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的67.2%;

  鄉鎮企業2000萬個,從業人員1.4億人

  企業主法制意識淡漠,對應承擔的保護勞動者健康的責任認識不清

  勞動者職業衛生知識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差

  4.2職業病危害轉移趨勢

  由境外向境內轉移

  由大型企業向中、小型企業轉移

  由城市向農村轉移

  由經濟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

  實施西部開發戰略,也存在職業病危害向西部地區轉移的可能性

  4.3勞動者的流動和輪換

  流動工人難以得到職業衛生服務

  流動工人診斷職業病困難

  確定流動工人接觸職業危害的責任困難

  大量雇用勞務工和輪換工制度掩蓋了職業病發病的真實性

  4.4舊的危害沒有得到控制,新的危害不斷產生

  塵肺病患者接塵工齡短,出現發病年齡越來越小的趨勢

  急性職業中毒呈多發趨勢,惡性事件時有發生

  現代工作方式和新材料、新工藝技術應用而產生新的職業危害,如:視屏作業、環境中不良工效學所致職業性損傷;精神緊張引起的高血壓、冠心;西部開發引起的高原病;由于職業活動而引起的傳染病

  大量職業病患者流入社會,報告病例數遠遠低于實際危害程度

  專家預計今后10年我國將進入職業病高發期

  五、重大職業病危害案件不斷發生

  福建仙游縣塵肺病事件

  數十名外來務工人員患塵肺。ㄙF州返鄉民工89人中46人被確診為塵肺病,患病率為51%)19人死亡

  發病原因:不具備基本的通風防塵設施,個人粉塵防護用品質量不合格,務工人員沒有經過任何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東湖村63個石英加工作坊空氣中粉塵濃度嚴重超過國家衛生標準(最高超標361倍)

  溫家寶總理對福建塵肺病事件批示:要嚴肅執法,對不顧工人生命安全的企業要依法追究責任,公開通報,以儆效尤。

  沈本高速吳家嶺隧道工程塵肺事件

  工程經層層分包,最后由溫州市泰順縣隧道工程公司及該縣“隧道老板”陳益校、王運福和張萬民等5人合股實施。

  2000年,曾參與這一工程施工的工人,有196人被浙江省有關機構鑒定為一至三期的矽肺病,構成二至七級傷殘。

  10名患者相繼死亡。

  2001年4月,受害人蔡思葉、王運奎等230名民工陸續向泰順縣法院提起訴訟(累計訴訟案件39件),對第二轉包人提起因工致殘和因工傷亡賠償2.08億元。

  溫州市中院判決泰順縣隧道公司與陳益校等10家責任人,按責任大小承擔蔡思葉、王運奎等230名受害者的賠償,賠償標準一級傷殘至十級傷殘為38.96萬元至3.896萬元(每級遞減10%)。已亡者為22.68萬元。

  遼寧省交通廳等6家致害人對全部賠償額承擔連帶責任。

  律師團全免了230名受害者共200多萬元的訴訟代理費。

  黑心老板拒絕勞保,河南民工159人患矽肺病7人已死亡

  從1990年起,河南商城縣陸續有人到宜興市東鎮等地的石英砂加工廠打工。

  這些企業對他們沒有任何勞保措施,甚至民工們提出想搞一點諸如口罩之類的防護用品的要求也遭到老板的拒絕。

  民工都是在1米到2米之內看不見人的狀態下工作,1998年以來,患病的民工越來越多,直到有人死亡,大家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相繼有159人得了矽肺病,其中7人已經死亡。

  商城縣委、縣政府為民工們討回了400多萬元的醫療費和賠償費,并已經發到患者手中。

  六、社會各界人士觀點

  張寶明(中國勞動保護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

  現在動物有人保護,植物也有人保護,人怎么能不保護呢?所以,一定要重視勞動保護,重視職業病的防治。

  胡安•索馬維亞(國際勞工局局長):

  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對家庭和社會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其經濟損失相當于目前所有發展中國家接受的經濟援助的20倍以上,所以國際社會負有同樣的道義責任,必須共同行動,保障職業安全。

  文刀(《南方都市報》評論員):

  不少基層勞動者特別是外來工由于文化素質較低,往往身受職業病或職業中毒之害而不自知,他們對有關法律法規也幾乎一無所知。因此,有關政府部門做好監管企業防治職業病工作就更不能“缺位”,而進一步向勞動者宣傳防治職業病的有關法規,加強勞動者的自我保護意識,也是政府部門的職責之一。

  李來玉教授(職業病防治的老專家):

  預防職業病,從找工開始就要知情。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時,應當將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如實告知勞動者,并在勞動合同中寫明,不得隱瞞或者欺騙。對不這樣做的用人單位,勞動者應該向勞動、衛生部門舉報。

  另外,要加強體檢,發現問題,及時治療。對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的作業的勞動者,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組織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時的職業健康檢查,并將檢查結果如實告知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

  新華社記者:

  發展是硬道理,但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失去了人的健康,這樣的發展又有什么價值?

  七、加強職業病防治關愛生命健康

  勞動者的弱者地位使其處于易受職業病危害的境地。尤其在就業形勢嚴峻的客觀情形下,只有強化外力約束才能有效保障勞動者的權利。

  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及其相關權益是《職業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該法從多個方面規定了勞動者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義務,規范了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活動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執法行為。

  對億萬職工和職業勞動者來說,這是一件重要的大事,《職業病防治法》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職業病防治上存在的制度缺憾,強有力地保護了勞動者的健康權益。

  職工是企業的生產力,企業要進一步發展,就必須保護生產力,關愛企業員工的生命健康。

  投資職業病的防治,保護職工,也就等于保護了企業。

  八、勞動者享有哪些職業衛生權利?

  8.1獲得職業衛生教育和培訓的權利(培訓權);

  8.2獲得職業健康檢查、職業病治療、康復等職業病防治服務的權利(職業健康權);

  8.3了解工作場所產生或者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應當采取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及待遇,并要求在勞動合同中說明和進行職業病危害公告的權利(知情權);

  8.4要求用人單位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要求的職業病防護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改善工作條件的權利(請求權);

  8.5未成年人、女職工、有職業禁忌的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法中享有特殊的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特殊保障權);

  8.6拒絕違章指揮和強令進行沒有職業病防護措施的作業的權利(拒絕冒險權);

  8.7依法索取健康檔案的權利(依法索取權);

  8.8對違反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為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的權利(檢舉控告權);

  8.9參與用人單位職業衛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對職業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權利(民主監督管理權);

  8.10對遭受職業病傷害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賠償的權利(損害賠償權)。

  九、健康檢查,企業和員工的守護神

  上崗前健康檢查

  在崗期間健康檢查

  應急性健康檢查

  健康檢查處理

  離崗健康檢查

  9.1上崗前健康檢查

  凡招收新工人或調換崗位從事有毒有害作業,上崗前都必須進行健康檢查;

  建立健康檔案,為就業后定期體檢追蹤觀察或診斷職業病留下健康狀況的基礎資料;

  排除職業禁忌癥,確定受檢者是否可以從事該項作業。

  9.2在崗期間健康檢查

  凡從事有害作業的勞動者和職業病患者以及觀察對象,在一定時間間隔內都應該進行定期的職業性健康檢查。

  其目的是及時發現職業病危害因素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早期診斷和處理職業病、工作有關疾病以及其他疾病。

  體檢間隔時間一般根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種類而定。

  矽塵和石棉塵作業必須每年體檢一次。

  9.3應急性健康檢查

  當發生生產事故或急性職業中毒時,對有關人員需進行應急性健康檢查,以便了解這些人員的健康是否受到損害、損害程度、以及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檢查內容除一般項目外,重點針對可疑的職業病危害因素設定一些特殊項目。必要時有關人員會在現場采集一些樣品。

  9.4健康檢查處理

  對有職業禁忌癥的工人,其處理原則是調離工作崗位,安排合適工作;

  通過醫療保險、用人單位、個人三方面的配合,對有關疾病進行積極治療。

  對職業病人的處理原則是積極治療;調離工作崗位,安排合適工作;向職業病診斷機構申請職業病診斷鑒定;申請勞動能力和致殘程度鑒定;按國家有關規定給予工資、醫療費用等勞保待遇。

  9.5離崗健康檢查

  近幾年常出現有關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勞動者在離開原工作崗位后被查出職業病。

  隨著勞動者法律意識的不斷提高,勞動者要求原用人單位承擔醫療、賠償責任。

  為保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在勞動者離崗前應進行一次離崗健康檢查。

  9.6接塵作業健康檢查項目

  上崗前、在崗期間和離崗健康檢查項目相同

  內科常規檢查

  心電圖

  肝功能

  血、尿常規

  高仟伏胸部X射線攝片

  肺功能

  9.7接塵作業的職業禁忌癥

  活動性結核病

  慢性呼吸系統疾病

  明顯影響肺功能的疾病

  十、安全的個人防護用品?

  在你的工作環境中如果存在職業病危害因素,你是否考慮過選擇?

  10.1普通紗布口罩

  采用普通攔截過濾原理,只能過濾大顆粒粉塵,對呼吸性粉塵過濾效果較差。

  傳統平面設計,無法保證與臉部密合,粉塵能輕易從不密合處漏入。

  10.2認識這些防塵個人用品

  10.3折疊式防塵口罩

  靜電濾棉制成,通過靜電吸附原理,能高效過濾呼吸性粉塵。

  獨特外型設計,具有可彎折鼻夾,保證口罩與臉部密合。

  呼吸阻力小,重量輕,佩戴舒適方便。

  10.4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

  使用個人防護設備6大原則

  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設備

  十一、加強工程控制措施,降低粉塵危害

  密閉:將工序機械化或自動化,密閉塵源,避免員工接觸粉塵等有害物質。

  局部抽風系統:把粉塵等有害物質從來源處直接抽走,避免員工吸入。

  通風系統:引進大量的新鮮空氣,稀釋粉塵等空氣污染物的濃度。

  濕式作業:可控制工序產生的粉塵散布。

  取代:選用不產塵或產塵量少的生產工藝;改革生產工藝和生產設備減少粉塵源。

  合理設計:工程設計階段就堅持符合衛生規定原則,往往由于花費太大而不合經濟原則。

  加強設備維護,特別是除塵設備設施,定期保養,按要求運行使用。

  大力開展職業健康教育,提高職業衛生法制意識,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防塵“八字”方針

  革,工藝改革和技術革新;

  水,濕法作業;

  密,密閉塵源;

  風,通風除塵;

  護,個人防護;

  管,建立規章制度,維護管理;

  教,宣傳教育;

  查,定期檢查總結,定期健康檢查。

  十二、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怎么辦?

  懷疑自己得了職業病的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申請進行職業病診斷。

  勞動者申請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提供:

  (1)職業史、既往史;

  (2)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

  (3)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4)工作場所歷年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評價資料;

  (5)診斷機構要求提供的其他必需的有關材料。

  勞動者有權向用人單位索取職業健康監護檔案復印件,而用人單位和有關機構應當按照診斷機構的要求,如實提供必要的診斷資料。

  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向作出診斷的醫療衛生機構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衛生局)申請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丰宁| 牡丹江市| 萍乡市| 芜湖市| 静乐县| 安徽省| 讷河市| 海城市| 上杭县| 外汇| 洞口县| 常熟市| 乳山市| 枝江市| 会理县| 沧源| 淮安市| 尤溪县| 长宁区| 原阳县| 彭水| 新野县| 昌江| 织金县| 衡阳市| 黄浦区| 疏勒县| 淮滨县| 闵行区| 六安市| 榆林市| 虞城县| 浦江县| 交口县| 昌吉市| 伊川县| 红桥区| 宝丰县| 屏东县| 舞钢市|